引得安公子一笑拱手:“多多拜上王爺,託王爺的鴻福,這幾個月裡我掙了不少。備的有一份禮物,請將軍有便船帶回去。”
回去的路上,安公子對簡靖王神往。見過他的人說他生具異相。又身材魁梧,文武雙全。再想想史大郎的話。安公子想想也是,京裡這些糊塗官員們,還要給簡靖王定罪名。人家乾脆自立為王,在西北那一大片地方待著,自種自收自得其樂。
這樣的一個人,安公子還真的想結交一下。想江南江北諸多名士,神往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安公子笑話自己,哪裡有許多時間去結交。
當晚在城外歇了一夜。第二天進城去。自此安公子一心一意準備親事,兩耳聞過窗外事,權當沒聽;兩眸看過窗外事,權當沒看。
親事提前三天。蓮菂出城去。安公子騎在馬上送她。又是兩個月不出家門,街上樣樣新奇。路上行人匆匆不停,蓮菂掀開轎窗簾子問安公子:“不打仗了是嗎?不打仗窮人日子好過些。”
安公子是惋惜:“不打了。”
蓮菂好奇:“公子錢沒有賺夠?”安公子噎住:“這是什麼話。”蓮菂覺得自己又問錯了,趕快把轎窗放下,偷偷在轎子裡笑。
又走上一時,外面安公子和人寒暄:“我送宋姑娘出城。”回答得理所當然,蓮菂湊到轎窗看說話的人。
一個油頭滑面的青年公子,生得也端正,就是一衣一笑都帶著不穩當。這是鄭仁錫。蓮菂忍不住從轎中又要說話:“剛才說話的那個人,也是公子朋友?”這個比小周公子看上去還要糟。
安公子笑一笑:“你不認識他?”人家身上揣著你帕子。蓮菂信以為真,認真想過:“沒見過。”安公子哈哈笑起來,斜睨蓮菂心中舒暢。不是為蓮菂不認識鄭仁錫,是想到他自己做的好事情!
轎後還在嘻嘻哈哈聲音,程敏功一定要送留弟,正在和留弟鬼扯:“屋子多不多,有我一個鋪蓋我就不回去。我媽昨天罵我,讓他急去。”
這真是閒怡日子。外面如何亂,從來與家裡無關。行到村口,鼓樂聲響起。這是安公子的田莊,又是蓮菂族親,大家一起來迎。
及到院門前,安公子笑吟吟,親手拂起轎簾。以前青衣補丁的小村姑,現在絲履繡裳回。院內院外都是煥然一新。院門上兩隻嶄新的大紅燈籠,院內迎出來四、五個家人,不知道幾時過來。
後面轎上下來的留弟是高興。排場越大才說明這親事,安家越重視。留弟上學一年,比以前要懂事多。陪著蓮菂進去,留弟興高采烈:“這廂房是新蓋的,還種了兩棵樹。快去看後面。”
後面看過進屋裡,擺設嶄嶄新,雕花桌圍的桌子,水磨椅子,俱是全新。
這樣的親事在別人看來,安公子當然是一個大好人。蓮菂重回屋裡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屋裡的人,眼光都是感恩戴德。天知道,要成親的人不是他們,他們用這樣的眼光看著安公子。一直看得安公子心情更好。
不嫌貧不是嗎?蓮菂又腹誹一下,喜(87book…提供下載)歡上一個身分不相配的人,滿足別人的愛富心理。
眾人圍坐的安公子笑容滿面:“屋裡去吧。”屋裡擺設也全換過,描金衣箱泥金衣架,當年流汗出累人,變成呼奴喚婢人。
沒有坐一會兒,安公子進來辭行:“我回去了,我不在你身邊,你不要弄鬼才是。”蓮菂抱膝坐在炕上,笑吟吟道:“怎麼弄?教教我。”
“明兒我來,細細告訴你。”安公子突然想起來小周公子的話。面上笑容加深,低聲道:“不要太想著我。”
是夜,大紅燈籠掛滿院中。牆上喜字籠罩在燭光中。程敏功和留弟圍著新栽的小樹拍手歡笑,坐在廊下的蓮菂只是恍惚,想起來自己初次結婚。
九月多長天爽空。多高雲清雅。成親一大早,蓮菂原本是不放在心上。到此時也有些心思紛亂。院子裡恭賀之聲不斷,四位叔公們做主人,宋木匠是血緣最親的族兄,戴著大帽子,穿件寬闊的衣服幫著待客。外面喜氣洋洋直入屋中來,象是門縫窗戶縫中都絲絲進來。蓮菂心思似小船,隨波在起伏的水波上。
飯送上來。喜字兒饅頭,紅棗粥,另外是如意山雞卷兒等名頭好聽的菜。蓮菂剛說一句:“給我盛碗飯來。”兩個年長的媽媽陪著就笑道:“今兒不能吃飯。”弄不懂這規矩,蓮菂只聽饅頭,媽媽們看她吃完,雙手一拍樂著道:“這就成雙成對了。”
一頓飯蓮菂吃了四個饅頭,兩碗紅棗粥。沒有想到還有人在算吃多少,蓮菂坐在炕上只低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