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西北液壓裝置中,製造最多的自然也就是挖掘機、起重機這些,而且不是用水壓了,而是用油壓。至於幾千噸的液壓裝置,之前沒那個必要,陸軍裝備唯一要用到大一些的液壓裝置的,也就是汽車的曲軸的模鍛需要用到大型水壓機。至於飛機,暫時還是木構的,金屬構造飛機還沒開始製造。

“技術方面我們不存在太大問題,人手上的問題也好解決,現在歐洲精密製造業一大片失業的,我們招募歐洲技工,我們讓這些歐洲技工從事一些邊緣化的精密部件製造,就能把我們的技工投入核心部件的製造上去。”沈凝雲決定道。

“如果有足夠的歐洲技工,人手倒不成問題。”郭士銘估計道。

“好,那就這麼辦。”沈凝雲說完掛了電話,風風火火的將決定傳達了下去,讓人在歐洲大力招募技工。

郭士銘掛了電話卻是感慨萬分,他來到西北十多年了,西北製造業從無到有,此時已經具備了較大規模。

“如果完成液壓裝置的提升,中國重型裝備製造業基本上就完成奠基了。”郭士銘心裡想道。

大型液壓裝置意味著,未來的西北可以製造更好的汽車,也可以製造更大的輪船軍艦,同樣也能造出體型龐大的金屬飛機。更能製造出,超大型的施工機械。

這意味著生產力巨大提升,生產力將提升到一個十分恐怖的程度。就如挖掘機的出現,到時候造一個鬥容30立方米的挖掘機,一鏟子下去就比一個勞動力一天挖的還要多。

技術方面確實不存在問題了,西北液壓裝置的技術方面,因沈凝雲提出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等技術,因而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領先西方人二十年以上。

這些技術都是嚴密封鎖的,不讓外界得知。

此時西北的挖掘機,最大的鬥容造到5立方米,而建立了生產線的是鬥容1立方米的挖掘機。鬥容5立方米的挖掘機生產線還在建設之中。

目前要製造的機械很多,多到西北機械裝置製造技工都快忙不過來了。

農業機械化需要製造大量農機生產線,挖掘機、剷車、叉車、起重機這些裝置也要製造生產線。另外還要製造液壓裝置生產線。還要對機床技術進行提升,因為液壓技術將被應用到機床當中。

液壓裝置很適合直線運動,而內燃機、電動機是旋轉帶動,要想做直線運動,需要藉助一定的裝置,傳動過程中動力有所損耗。另外液壓裝置也可以做到足夠輕便,也可以製造得足夠龐大。

液壓裝置在機床上的應用並非是要將電動機在機床上淘汰,而是將這兩種傳動進行靈活搭配。很可能一臺機床,即有液壓衝壓,也有電動傳輸。這是製造技術的一大進步。

西北製造業的技術發展可謂瘋狂,在短時間內取得世界領先之後,依舊在不斷的做著技術突破。

而且西北成功建立了財團,能夠快速的將先進技術應用到生產上。而後世中國,因為轉型過程中並未形成財團,所以很多先進技術弄出來結果卻無法快速的應用到生產環節中,就如後世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快是很快,但是沒有應用到生產中。

西北因為有了財團,財團有資金有資源,可以承擔這樣的高投入,只要有先進技術,都可以進行嘗試。如果成本過高,可以選擇繼續研究,也可以選擇讓政府補貼,從而擴大先進技術應用範圍。

所以西北的液壓技術一出現,馬上就誕生了液壓挖掘機、液壓叉車、液壓剷車、液壓壓路機等裝置。

這些裝置成本高,但是生產效率也高,等於說前期投入要比較大,但是隻要製造了出來,就能對生產力有巨大的提升。因為一臺這樣的機械,用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二三十年內裡能做多少事?而製造這些機械,又需要花費多少人力?兩者根本不成正比,所以對生產力是巨大的提升。

第117章 陸軍改編

西北政府與德國政府的談判繼續進行,這次談的則是潛艇技術換德國派遣工程師對西北海軍制造軍艦進行技術指導的問題。

西北政府技術方面是沒問題,但是沒有製造經驗,因此需要一定指導。

德國人對西北政府拿出的先進潛艇技術確實很感興趣,路易斯上校對盧旭說道:“派人指導西北海軍制造軍艦並不是大問題,這次合作我們將會很愉快。問題在於,你們有三千噸級的水壓機嗎?如果沒有的話,戰列艦就無能為力了。”

沒買到液壓裝置,造戰列艦自然成了大問題。

“液壓裝置方面我們會解決的,你們只需要派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