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進行指導就可以了。”盧旭說道,路易斯笑了笑,認為中國人在死撐,只見他笑著說道:“要知道水壓機可是世界頂尖的技術,如果你們實在沒辦法的話,我們進行技術交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盧旭微笑著沒有回答。
然而西北政府用實際行動告訴了驕傲的德國佬,液壓技術對於西北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此次有沈凝雲親自帶頭主持大型液壓裝置的製造,在沈凝雲的帶領下,西北重工業已奇蹟般的速度,三個月就完成了三千噸級油壓機的製造。
這臺油壓機立即送到青島造船廠,配合接下來的軍艦製造計劃。
德國佬知道訊息後,不由目瞪口呆。要知道此時德國的液壓裝置,最大級別的也就是三千萬噸,而且還是水壓機,而西北的卻是更先進的油壓機。儘管油壓機技術在1905年就被提出,但目前還未有大型油壓機出現。
這讓德國人不得不承認,西北工業已在世界取得領先水平。
然而對於沈凝雲來說,三千噸級的液壓裝置真不算什麼,萬噸級那才叫大。以西北此時的工業實力,製造萬噸級水壓機並非沒有可能。
這次製造的三千噸級油壓機只是用來積累經驗的。三千噸級的一造好,沈凝雲立即啟動了製造6000噸級液壓機。
沈凝雲這次依舊是採用跨越式的技術發展路線,只是沒把步子直接跨到萬噸級,已是非常謹慎了。
製造萬噸級的液壓裝置理論上不成問題,但是經驗上可能還有所欠缺。所以先造6000噸級的,再造8000噸級的,最後跨越到萬噸級。這樣就很保險了,製造6000噸級的液壓裝置絕對不成問題。
此時的世界,一萬噸的商船算是大商船了,沒有什麼軍艦或商船的噸位超過1。5萬噸,而如果西北重工業造出6000噸級液壓裝置機,3萬噸級的船隻都可以建造。
同時大型液壓裝置的出現,將使西北的工業生產力迅猛提升。例如化肥製造,此時用的裝置比較小型,如果有了大型水壓機,就可以製造出年產10萬,30萬噸對化肥裝置。
此時的西北重工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升級階段。如果完成這個升級,那麼中國重工業將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最先進的。只是在規模上,還需要不斷擴大。
核心就是精密製造業,精密製造業每天都在製造著各種生產線,到了生產線階段,工人培養很容易,因為採取細緻的分工,所以每一個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都不需要很多。
精密製造業如果足夠龐大,就能夠造出更多的生產線。爆出各種海都不是夢想,什麼炮彈海、航母海,戰爭時期淹死對手。
在世界經濟處於蕭條的時期,西北卻是因為工業的升級,規模的擴大,而變得十分繁榮,這也為西北集團招募歐洲技工提供了條件。
以前西北集團招募歐洲技工,那些歐洲技工一個個都唧唧歪歪、挑三揀四的。但如今世界經濟低糜,西北集團只是在英德法,以及瑞典、比利時這些國家一招募,馬上就招募到了一堆的精密製造業技工。
在招募技工的同時,西北集團一如既往的招募著各國的科學家。
此時沒有爆發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對科研人員還不夠重視,對這些科研人員的活動沒有什麼限制,正是最好招募的時期。
西北集團此時有錢了,第一給他們許諾高待遇,第二給他們許諾高額科研經費,只要全家搬到西北去,什麼都有。
西北集團此時就像是一個暴發戶、大土豪,在那些科研人員的招募上不留餘力。
沈凝雲知道自己儘管對製造業技術很熟悉,在這一時期的全球製造業都處於一種低階狀態下,超越他們確實很容易。
然而隨著製造業的複雜化,很多時候提升製造能力是需要多種領域的進步才行。但沈凝雲對很多領域還是很陌生的,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員。並建立大量的實驗室,未來的戰爭打的就是大實驗室、大兵團、大工廠。
西北集團一番招募下來,在歐美地區招募了三百名科研人員,科研專案涉及各個領域。
在西北,卡車、拖拉機、農機、工程機械被不斷的製造出來,然後迅速投入生產,西北的生產力迅速提升。加之此時出口減少,有更多的產能供應內部民眾消費。民眾在工資水平提升後具備足夠的購買力,形成了一種極為繁榮的局面,這讓那些來到西北的科研人員感覺不可思議。
這與他們想象中的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