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與奴才不商議事兒,女兒的心事不好與別人說,二來淑嘉雖有主見倒還小,有些話她應該聽不大懂,但是有個人聽著就好,也不怕聽到了的人外傳。
淑嘉就聽到了淑嫻的煩惱,不外擔憂前程一類。淑嫻對於當人小老婆非(提供下載…3uww)常牴觸,她最大的煩惱就是源自於此。
淑嘉心說這擔心倒是非(提供下載…3uww)常正確的。好男人就那麼多,一人只能有一個大老婆,可女人不少,於是就有身份的差別。正白旗都統、三等伯的閨女看著不像當小老婆的料兒,怎麼著都是該穿大紅的。
然而能讓正白旗都統、三等伯的閨女當小老婆的都不是善茬,統共也就那幾個人了,皇帝……你就甭推了,咱爹沒辦法的,就算皇帝要咱爹當小老婆他也頂多一死,再沒別的招。
剩下的也就大阿哥和太子兩個了,這倆,跟了誰都是悲劇!
淑嘉認為太子是個二貨,哪怕石文炳等人再說皇太子天縱英姿、聰敏異常bulabula。當朝唯一嫡子,元后所出,他爹還那麼思念他媽,親自又當爹又當媽把他養大的。眼珠子似的疼,寶貝兒似的寵。就這,能把太子位能弄丟了,夠二的了。
然後心裡舉例旁證——從他媽那裡算起,他是第二個兒子,從他爹那裡算起,他是倖存者裡的老二,本來前頭還有幾個哥哥的,可是老天爺為了坐實太子是個二貨,硬是把他哥哥整得只剩了個老大。你說,他不二,誰二?!
至於那個大阿哥,他倒是證明了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二的人,都必須排行二。老大一旦二起來,那級別比老二還要二上不知多少倍!
索、明黨爭,連淑嘉這種養在深閨裡的小姑娘不用知道歷史都知道他們不對付了,滿天下傳得沸沸揚揚,兩黨的人還執迷不悟自以為得意。太子死了親媽,他跟舅家親近一點說是移情也勉強解釋得通。明珠跟大阿哥,那得打八竿子才能打到一塊兒去還這麼膩歪,膩歪在一起之後就跟索額圖針鋒相對,你們為的是什麼真當大家不知道啊?你們當康熙是死的啊?!
你那不叫奪儲,簡單就是逼宮了好不好?人最後成功的老四是怎麼做的?做人要低調、低調!明白不?
他二!真是二!一不愧是二的最基本又唯一的組成筆劃啊!
姐姐還真堪憂。
淑嘉動了心思,但是清普員介紹的幾種方法裡MS沒什麼靠譜的。
找人頂替是不可能的了,宮裡人見過淑嫻,雖然不能確定記信了長相,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就算辦成了,那替下來的淑嫻怎麼處理?她算哪一拔?戶籍怎麼搞?家裡人能同意麼?
那詐死逃走?扯淡!消了籍,光憑旗下女人一雙天足,在外頭就很難混!沒個依靠不被拐賣就算萬幸了。
估計淑嫻也不會想用這兩種方法。淑嘉先否定了這兩條不靠譜的。
最靠譜的就是撂牌子報病了。然而淑嫻這回病了,還有下回呢!再過三年她也不算超齡!連病幾年也太奇(提供下載…3uww)怪了。除非她能躲家裡幾年不出門兒不見客,不然平常好好的,一大挑就病,也奇(提供下載…3uww)怪。
咱可以表現差一點?這條倒是可以呢,最好頭一輪就刷下來,自行聘嫁,石文炳應該不會讓閨女嫁得差了吧。淑嘉把主意一說,淑嫻猶豫了:“我倒不怕現在的苦白吃了,往後,就是……說人家,也要立規矩。只是,阿瑪額娘那裡……”表現得與平常練習不符怎麼會不引起懷疑呢?
淑嘉道:“說了才知道麼……”也沒信心,這年頭人的思維她吃不大準,但是用利益分析法,應該可以的吧?
兩個人為如何說服父母而犯愁。那邊長輩也在為淑嫻的前程作安排,說是為淑嫻,其實也是為日後淑嘉的事情作預演。漢軍旗在八旗裡算是三等公民,不管幹什麼好事兒名額都少,選秀也不例外。漢軍旗的高層卻是例外,石家不巧正是高層,他們家逃不掉。
大阿哥與太子越來越年長,大婚之後鬥爭只會更激烈,而明、索兩黨早就勢同水火了,如何立足,必須早作籌劃。哪怕你想做純臣,只跟皇帝走,也要看這兩黨放不放過你。
要是大阿哥老實低調一點兒,朝上沒黨爭,石文炳其實不介意的,但是大阿哥是石文炳不看好的人選。
西魯特氏對親生閨女更盡心,對庶女也不是不關心,女人心心念念,就是讓女兒不能吃虧,小老婆滴能不當就不當。
華善更乾脆,明珠那個死滑頭,他算是什麼玩意兒?!我孫女兒要跟著了大阿哥,他能把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