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女婿,我擇得很差麼?”
淑嘉呆住了,她還真沒想過女兒的生存空間或者說“政治抱負”的問題。
如果她在京裡,就得遵守更多的清規戒律,而京中的環境,大概會把她磨成個普通婦人吧?想到女兒整日裡要想著家長裡短,給這家的禮薄了,要再添個寶石盆景兒;那一家裡老太太做壽,要準備應景的禮物……哦,婆婆那裡的丫頭要打點,看住了丈夫不能讓他納小,小姑子有事相求得給她個答覆……天天忙得像只沒頭蒼蠅,眼界就那麼大一點兒,當只井底之蛙。
不、能、接、受!
女兒可以學會處理這些事情,但是要是放任她的生活裡只有這些事情,淑嘉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至少,她是知道的,她當初陷在這些個雞毛蒜皮裡頭的時候,絕不是心甘情願的。直到現在,她老人家最大的願望就是——不用再管這些亂七八糟!
而外藩的風氣比較開放,同時,固倫公主的身份在外藩是極金貴的,清室公主在外藩又有從政的傳統,烏雲珠可以有更廣闊的天地。同時,這片天地又不至於大得讓她處理不過來,並且,在政治上的權威,很多時候可以起到穩定家庭的作用——丈夫會打心眼兒裡重視她的意見而不是礙於身份必須聽她說話。
想明瞭此節,淑嘉的臉色好了不少:“還是捨不得啊!你什麼時候下旨?”
成了!胤礽放下心頭一塊大石,淑嘉的想法沒錯,一個女人,承擔起越多的責任,她的意見就越重要。對於胤礽來說,淑嘉為他處理了幾乎所有的家事,還在必要的時候幫忙他處理政事,老婆的意見是不能不考慮的。如果淑嘉硬要反對,胤礽少不得再多多周旋。
“女兒的儀仗、朝服等都要新制,辦好了這些,先冊封,再指婚。指過婚,又要督造公主府——她每年都會來京里居住的——再放定、成婚。我明兒就叫欽天監擇卜吉日去。”
“儀仗?要準備多久?她的嫁妝……”無奈之下接受了這個選擇,淑嘉便關心起女兒的福利來了。
“我還會虧待了女兒不成?呃,女兒那裡,還是要你與她說明白些兒,甭覺著遠嫁就是吃了。”
烏雲珠與所有未婚姑娘一樣,聽到關於自己終身大事的訊息都是要地羞澀一下的。冊封的事情她不在乎,怎麼也跑不了一個固倫公主,指婚就值得關注了。下嫁外藩,乍一聽來是有些打擊,卻不是不能接受的,清室公主的命運,大半都是如此。
淑嘉看她的表情,心道,好像沒有受太大的打擊。慢慢地把胤礽的意思用另一套話說了出來:“我不欲你遠嫁的,卻又想你過得好。你阿瑪擇的成袞扎布,不為遠近,只為你能過得好。若是京中有一個比他更好的,我也可爭上一爭。卻是再也找不出來了的。”世家子弟裡適合尚主的適齡未婚男子幾乎沒有,非世家子弟,又不夠格尚主。
烏雲珠道:“婚姻之事,本是父母作主,阿瑪額娘怎麼會不為我好呢?姐姐們遠嫁,怎麼就獨我不能了呢?”
既然都被下了必須執行的命令了,代價都付出了,而且沒有討回來的可能,為什麼不做得好看一些呢?而且,這個選擇也確實不算壞了。公主們私下裡也是有些小八卦的,比如六姑父對六姑姑真是情深意長。
孩子越懂事,大人就越心疼上了。此時宮外嫁女,也講究個體面,乃至於“傾家相送”,淑嘉別的沒有,庫房裡的東西是一大把的,烏雲珠結婚又晚,大把時間用來準備,她幾乎要把家底子給送出去了。
與普通岳母不同,淑嘉不用考慮兒孫沒飯吃的問題,私房錢的分配不需要考慮給兒子們多留一點保命錢。只要做得好看一點,別弄得兒女之間心理不更衡就行。
烏雲珠的嫁妝空前地豐厚了起來。
————————————————————————————————
淑嘉眼角帶淚,說著女兒懂事,沒一點猶豫地點頭答應了,胤礽也是大為感慨。然後,舒了一口氣的,他還真怕女兒跟他鬧,一直寵愛心疼的小閨女,他也不願意讓她做她不喜(3UWW…提供下載)歡的事情。再者,這樣的事情自然是一說就成的才好,反對來反對去的,好事也變得不好了。
直到此時,他還面帶尷尬的笑容,接見了女兒,和聲和氣地問烏雲珠:“你覺著怎麼樣?”
“阿瑪這麼問我,還拉上額娘當說客,顯是心疼我了。您給姐姐們指婚的時候,也是這麼樣兒小心的麼?”
女兒乾脆利落地答應了婚事,胤礽很是感慨女兒的懂事,完全沒有覺得這是女兒應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