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我須與梁明山(梁相,號明山)通個氣兒才好。這宮中事雖是國事,也有家事,我有些兒看不大透,玉姐好似於家宅之事有見地,總要問她一問。

那頭官家也不好頭一回便直與蘇先生說差使,憶完太子,便道先生辛苦,又說與蘇先生賜一處七進大宅,配了奴婢若干,以謝師恩。蘇先生因猜官家有事要用他,便坦然受之,且想,東宮之事恐還有好一番爭執,我等臣子焉能避事?且收下,官家見了,便知我願預其事,我也好從中出些力,不能教一群后宮婦人胡為!

官家見蘇正收了他的禮,也舒一口氣,轉問蘇正:“先生看,我那堂兄如何?”蘇正想了一回,方悟他說的是酈玉堂,中懇道:“中人之姿耳。”官家便嘆一口氣:“總是個和氣人。”又問蘇先生一些沿途風物,便命備車送蘇先生歸家。

————————————————————————————————

卻說蘇先生歸家,見妻子兒女,先與夫人作揖:“娘子辛苦。”十餘年不見,子女皆成人,孫子也老大。他原有三子二女,皆已婚配。長子家長孫如今都十六了,他的老友梁明山與蘇夫人說定,將自家孫女許與蘇正長孫蘇平。次孫乃次子所出,今年十五,正待議婚,蘇正又將次孫看了幾眼,見他生得雖不及長孫英俊,倒也是個周正孩子,暗想,倒也不愁說不著媳婦兒。

為這子孫婚事,親朋皆有些兒愁,如今蘇先生回來了,有了主心骨,都放下心來。

蘇先生大名在外,蘇夫人與他一般行端坐正,門風淳厚,三子因乃父之故,仕途上頭稍有壓抑,此時也當奮起直追。又他那八個孫子,已有三個中了秀才,蘇家兒女,極是搶手。許誰不許誰,頗費周章。

正見間,外頭明智兒領著一車土儀來送,又有申氏那裡亦遣人送土儀來。蘇先生方有了與兒孫的見面禮,兩處主母心細,樣樣周全,又有單與蘇夫人的繡屏胡珠等物。蘇先生也只說:“故人相贈。”旁人便不相疑,蘇夫人道:“顯是交情不壞?也要回個貼兒,豈有白受之禮?”蘇先生道:“我有數兒,今且不用。”

拿眼睛將孫子們一一看來,又問功課,把眼將人打量。這些小郎,祖父離家裡長者不過幾歲,幼者尚未出世,祖父大名在外,他們不免有些緊張。待說了些話兒,見祖父並不如傳言那般嚴肅,漸次放開來。

蘇夫人看看日頭不早,便勸蘇正去梳洗更衣。又問:“聽說是吳王家府君一路送你來?明日我叫大哥登門道謝,可使得?”蘇正道:“叫二哥去罷。”蘇夫人便應下,只說蘇正須記得親筆寫張貼子才好。

酈玉堂若得蘇先生手書,怕不要裱起來早晚一爐香!然則此時他卻沒那分心情,蓋因自王府請安歸家,見過留京子媳等,晚間申氏便與他說了個壞訊息:“娘問六姐婆家來,若沒有,那朱家要為他家小兒子求娶咱六姐。娘極心動的,三娘他們都眼紅哩。那時席上人多,我不好說,便說回來與你商議。”

這朱家,便是他們歸途時議論過的大理寺卿朱家,這小兒子,便是朱震繼室所出。

☆、第六十六章 佛緣

話說酈玉堂先隨蘇先生入宮面聖;申氏吩咐了家人將自家行李搬往自家宅裡,便攜子女先往吳王府拜見吳王夫婦。十數年來,申氏做得如何,吳王與王妃看在眼裡;尤其吳王妃,更高看她一眼,收了她敬獻的土儀;一絲兒也不挑剔,且留她用飯。

申氏等在碼頭上;轉過一條街便遇著特特請了假來接的長子幾個;順勢是一道兒入的吳王府。吳王府人口眾多,饒是如此;吳王妃還是盡力安排了晚宴與他們一家接風洗塵。單是自家人開宴;便比旁人家開門迎客還要熱鬧些兒。

男女分開來,酈玉堂先與吳王說了與蘇先生是在江州“巧遇”,因他亦應承了洪親家,且不先說與蘇先生有淵源——肚裡實是得意的緊,他小兒媳婦兒實打實是蘇長貞親傳弟子。吳王此生,生得富貴,卻活得勞累,對這第四子也不曾多留太多意,只知他略平庸,也不多問。只數年不見,吳王看著九哥便喜歡,因九哥生得“威嚴丈夫相”,又知酈玉堂已與九哥定親,不由惋惜,照他看來,倒好與九哥結門好親事才好。

酈玉堂一肚子氣,暗道爹你為六哥定的親事我還沒曾說甚,你又挑剔起九哥娘子來。待將九娘娶過門,你才知道他兩個般配哩。且那洪親家,亦非池中物,休管你喜與不喜,我與我娘子喜歡,便好。

後頭吳王妃卻信得過申氏,聞說幾個孫子都定了親,便也不多問,只與申氏說:“孫尚書家姐兒在京中,我是見過的,真個不好,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