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安靜,蟄伏下來,有甚後果,她有這個身份在,便是原侯家,不至有滅頂之災,硬挨一回,一時難過是有的,終不至無力翻身。只是這日子確是委實難熬了。然而她知道,官家是個心軟的人,東宮因過繼,也要礙著物議,不好下辣手。國家不好殺士大夫,勳貴之家也不好隨意處置的,又有八議之條。這些個死書呆子有千般不是,卻也有一條好兒,便是內裡終有些個人是認死理的。慈宮想,若有那麼一日,只恐受她排擠的蘇正,怕是第一個出頭來說話的人了。
要麼……先蟄伏,再反擊。只消伏得深,諸人不備之時,倒好出手。不能十拿九穩,也比眼下要好。只是成王敗寇,結果難料
做是不做?慈宮猶豫半晌,不能即時決斷。
————————————————————————————————
宮內猶豫,宮外卻果斷,誠如皇后所想,這封本不該廣為流傳的奏表,不說街知巷聞,也已傳播開來。也是她這事做得不仔細,更是太子妃抓著了禮法大義,叫人辯無可辯,街頭巷尾,乃至許多官員心中,太子妃此事做得極好!平日裡只聽著兩宮跋扈的傳聞,聽得人氣悶,如今皇后踢到鐵板,怎能不說是大快人心?
卻更有一等有識之士,於欣慰之餘,也有些擔憂:“年輕人,銳氣頗盛。”太子妃不好拿捏是件好事情,又緊扣一個禮字。仍有些人覺著此事做的,將母后臉面撕了,叫人說皇家不甚和睦,並不太好。不如前太子與太子妃,事事忍讓。
此等傳聞戴銘等人自也是聽著的,便來與九哥出主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