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眼睛血紅,拿起三支箭對著吐蕃將軍拉滿弓,箭嗤一下飛過去,士氣高昂的吐蕃兵絲毫沒有發覺,只聽吐蕃將軍嗷嗷叫地掉下馬,頓時吐蕃兵亂成一團。
李泌拔出佩劍向空中一舉,“殺!”
五千將士紅著眼蜂擁而上,馮將軍一看是李泌,大喜,“王爺!”
吐蕃兵群龍無首,四處逃散,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唐軍奮起追殺,一個不留,晌午的時候,囂張的吐蕃兵終於全軍覆沒。
“王爺,末將有罪!”馮將軍愧疚地跪在李泌面前。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清點戰場,看看我們的人有沒有活著的,犧牲的將士就地掩埋!”
這場戰役,因為暴雨,馮將軍犯了兵家大忌,把軍隊駐紮在低處的山谷底,遭到了敵人的埋伏,一個運糧隊一萬兵馬只剩三千將士,而且兩千多人都是傷員,糧草丟失,吐蕃的四千人全部犧牲,唐軍雖然初戰告捷,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糧草毀掉了一半,李泌派人回京調集糧草,留一千人馬照顧傷員,一萬人留守南充,其餘準備過江。
然而吐蕃並沒有因為初戰全軍覆沒而退縮,相反,吐蕃六萬人馬以最快的速度來到對岸,等唐軍過橋後,銷燬了連線巫峽兩岸唯一的木橋,絕了唐軍的後路,唐軍三萬多人翻過巫山來到巫山縣對抗吐蕃殘餘部隊,而南充的一萬人馬和傷員根本無法應對敵軍六萬人馬,節節敗退,吐蕃展開了報復,把唐軍逼到益州與南充的邊界,李泌方知上當的時候,已經無法退後,對面是吐蕃人的箭雨。
前線送來急報,唐軍輜重不濟,藥品缺乏,中了吐蕃的奸計被圍困在巫山負隅頑抗,南充的唐軍寡不敵眾請求支援。
金鑾殿上,太子李適立在一旁聽政,唐代宗李豫看著朝臣,“有誰能擔此重任增援前線?”
文武百官低垂著頭,鴉雀無聲
李豫啪的一聲拍著龍座的扶手,“說話啊!關鍵時刻怎麼一個不出聲了!”
“張愛卿,你是三超老臣,又是兵部尚書,你看派誰去合適?”
“這……”
“吞吞吐吐的幹什麼,朕不怪罪,說!”
“吐蕃不是一般的蠻夷之人,他們狡猾善戰,所以……所以臣以為應該派經驗豐富的老將出徵!”
“老將?愛卿直說無妨!”
“臣以為最合適的人選正式三朝老臣曾經征討叛軍平定安史之亂擊敗突厥的郭子儀郭大將軍!”
請郭子儀出山,此話一說,眾人唏噓不已,看來只有郭子儀能擔任如此大任!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驚人之舉
“汾陽王?”李豫冷聲道,“當初不是你們逼他交出兵權的!”
“這……”
“當初你們集體彈劾老將軍,到了用人之際,你們就把他推出來,不怕他造反了?”
“郭將軍多少年來馳騁沙場,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一點謀反之意。”
李豫面上鄙視他們,其實心裡早有打算,只是試探這些人,讓他們自己推出郭子儀。李豫知道光靠李泌根本無法抵禦吐蕃人,早在李泌出征當天派人以八百里加急去汾陽請郭子儀出山,此刻恐怕已經到了長安。
李豫嘆了口氣,“既然這樣,朕只能去求老將軍出馬了?”
“皇上英明!”
“哼,以後多做些實事,給朕多培養些人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要一到緊急狀況就搬出老將軍,朕還想讓秦叔寶尉遲恭效力呢!”
滿朝文武頓時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郭子儀帶著郭曖已經在御書房等候多時,這次關係國家和百姓的安危,郭子儀毫不猶豫地答應出戰,他覺得是時候出山了。
李豫剛下朝,便聽來報郭子儀父子已經在御書房等候多時了,李豫急忙去御書房找郭子儀商議征戰吐蕃的軍事。
“皇上駕到”
“臣郭子儀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郭曖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豫雙手扶著郭子儀,“郭老將軍快快請起!”
“六年不見,老將軍是老當益壯啊!老將軍家裡可好!”
“多謝皇上關心,老臣一家老小都安好。”
“老將軍,這次你能出征,朕深感欣慰,六年前,都怪朕,朕愧對老將軍的忠心!”想起六年前的事,李豫是悔不當初。
“皇上萬萬使不得,那是老臣主動辭官!”
“好了,當初的事先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