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往往能從別人想不到的角度發現一些事情。但是,你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個人成見太深,這種缺點,阻礙了你的視線,你看問題就不全面了,反而影響了你的判斷。”

“這……”唐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淵說的有些道理。

“朕知道,你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對門閥豪族官吏都有些偏見。”李淵嘆口氣:“可是,此一時彼一時,你現在身為朝廷之臣,看問題就不要老看那些陰暗面,多想想時局,多考慮一些為什麼別人的意見會與你相左。”

唐瑛輕輕點頭:“是,臣明白了,以後不會再這麼偏激了。”

“偏激沒錯,朕身邊偏激的人很多。”李淵笑道:“只要偏激的有道理,朕還是很欣賞的。呵呵,杜伏威向朕遞上了要來長安的請求,朕馬上就答應了。”

唐瑛馬上向李淵表示祝賀:“恭喜陛下,江南定也。”

李淵微微搖頭:“還不一定呢。看看再說吧,江南,要平定沒那麼容易。只是,眼下我們還顧不上那邊。”

唐瑛想了想:“難道還會有什麼變數?杜伏威可是最大的勢力了,他來了長安,就表示完全放棄了武裝勢力,就是表示把整個江南拱手獻給了朝廷呀。”

“隻身前來,說明杜伏威聰明,他的人馬交給了他的義子,如果朕對他好,那麼,他的義子就對朕忠心,朕如果給他的東西不能讓他滿意,這,就有變數了。”

唐瑛暗自撇了一下嘴,搜尋了一下自己的記憶,搖搖頭,杜伏威,《說唐》裡,這傢伙連好漢都算不上,他的手下也沒什麼厲害的人才,再說,她的記憶裡,李世民也沒打過杜伏威,江南歸順的很順利。李淵這隻老狐狸,自己是造反派出身,就天天疑心別人也會造反,當皇帝的,是不是都喜歡疑神疑鬼呀?

李淵沒有關注唐瑛的表情,他已經在思考如何安置杜伏威了。江南的隱患能消除最好,不能的話,從哪裡調兵去江南最好呢?巴蜀的李孝恭和李靖,順江而下應該最快。至於江北,等平定了山東再說吧。

武德五年七月,杜伏威留下義子王雄誕率部在江南,自己攜妻帶子,從江南來到長安,以降臣的姿態覲見李淵,讓李淵大為高興。李淵也投桃報李,不僅親自下階攜杜伏威同坐御榻,還拜杜伏威為太子太保,兼行臺尚書令,位在齊王李元吉上。

重賞杜伏威的同時,李淵還封杜伏威之子為山陽公,封地賞金還不夠,李淵還親自督促戶部在長安內城為杜伏威選了一處大宅院,賞賜無數奇珍異寶,顯示出超常的寵溺,惹的多少人眼饞心熱。

一時間,江南還有巴蜀的那些對大唐持觀望態度的一些小義軍首領,彷彿在杜伏威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紛紛向大唐表示忠心或臣服。江南和巴蜀等地,一時間真呈現出了和平發展的假象。

瓦崗三年 第二百九十四章 信任還是懷疑

第二百九十四章 信任還是懷疑

武德五年七月底,在秦王李世民率軍打擊之下,徐元朗雖然沒被擒獲,但也被攆的如喪家之犬,東跑西竄,幾無立足之地了。就在李世民想要宜將剩勇追窮寇之時,一紙加急詔令讓他立即班師回朝。而河北山東的後續事宜,則留給了淮安王李神通、行軍總管任瑰和李世勣來處理,李元吉受命臨時掛帥坐鎮。

李世民征戰河北也快半年了,眼看最終的勝利果實即將到手,卻被一紙詔書給召回了長安,要說沒有不滿,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回到長安後,李世民那張臉會黑成什麼樣,就可想而知了。

讓李世民更為鬱悶的是,他回到長安不僅沒見到李淵,連唐瑛也沒見到。天氣炎熱,李淵跑到玉華山視察去了,還把唐瑛和裴寂等人一起叫了去。李世民沒轍,一邊派人去向李淵稟報自己回來了,一邊把心腹們都找來,帝王的心思雖然難猜,可他此時卻必須要猜上一猜了。

留在長安的重臣都趕了過來,只是,李世民等人對長安這邊的事情越是瞭解的多,這些人心裡越嘀咕,因為無論從哪方面得到的訊息,都無法解釋李淵這麼著急地命令大軍班師回朝的原因何在。

更讓李世民等人犯嘀咕的還有一件事。七月初,李淵突然命令人重新翻修弘義宮,並傳旨讓李世民在此居住。按照平常人的角度看這事,會覺得這是好事,證明皇帝越發看重秦王了,可在李世民等人看來,此事有些不同尋常。為什麼要單獨另外安排李世民的住所?皇帝到底在想些什麼?這是信任還是懷疑?東宮在這件事上又做了些什麼?

懷疑和不安在秦王府中蔓延,隨著打聽來的訊息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