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抖�繃恕3�⒉桓迷儻�巖桓鏊廊稅桑俊�
唐瑛啊了一聲,這個事情她卻不知道:“居然……李義滿的侄兒敢這樣報仇?朝廷不追究嗎?陛下,既然王薄都死了,盛彥師更不應該為此而死呀?”
李淵嘆口氣:“唐瑛,你心思敏捷,能想到別人想不到或者不敢想的問題,朕很寬慰。但是,你呀。看問題也有些偏頗。你可知李義滿的來歷?”
唐瑛點點頭:“聽說也是義軍首領,規模小,自保而已。”
李淵點頭:“對,他本是山東歷城的一個豪傑,不滿前朝暴*,也為了自保和保鄉護土,揭竿而起。不過,這個人沒野心,更是山東眾多小義軍中第一個向朝廷表臣服的人,在徐元朗拉攏他時,又被他斷然拒絕。”
“哦,如此說來,此人還是頗有些見地和忠心。”唐瑛好像明白了一些。
李淵笑笑:“如果李義滿不死,這件事也算不上大事,朝廷出面調解一下,給雙方一點懲戒,各打五十大板也就沒事了。可他偏偏死了,死在宋州監牢裡了。在眼下這個關鍵時刻,他的死就舉足輕重了。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嗎?”
“河北山東正在打仗……”唐瑛苦笑了,她這才明白盛彥師真正的死因:“原來,陛下是出於穩定江湖豪傑的想法,才做出這種決定的。只可惜,盛彥師死的有些不值。”
李淵點點頭。也嘆惜一聲:“此人還是很有才幹的。但,在大局面前,朕不得不殺了他,以安撫山東甚至是江南的投向大唐的豪傑們。這件事,朕也問過二郎的意見,他回答朕一個字:殺。”
唐瑛點頭了,李世民身在山東平叛的前線,更清楚李義滿之死可能造成的後果,所以,主張殺盛彥師也說的過去。只不過,這件事怎麼想怎麼不對味。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新興的大唐帝國,急需一部囊括全域性的律法,不然,這種混亂各自為政的局面,還會造成第二個第三個冤死的盛彥師。
“盛彥師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從而稀裡糊塗地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嘆氣一聲,唐瑛向李淵建議:“陛下,您應該考慮制定大唐律法的事了。再出現類似的事情,官員們有法可依,有法能用,就不會擅自做主,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冤情了。”
“呵呵,唐瑛,這次,你和太子想到一塊去了。”李淵哈哈一笑:“這件事出來之後,太子就向朕建議趕緊修訂律法,和你建議地方官員文武分治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你們都是想,不能讓下面這些人自以為是,胡亂做主了。”
“哦。”唐瑛哦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了。李建成,想的也很周全嘛,只是,這個人對自己怕是還有防備之心,不然,這些話為什麼沒對她說呢?
李淵看看唐瑛,笑著問:“你對太子不滿,可是因為太子沒有對你解釋清楚?還是覺得太子並不尊重你的想法?”
唐瑛一愣,趕緊搖頭:“陛下誤會了,唐瑛說過,我與太子之爭,只是觀點不同,不存在什麼滿與不滿之說。再說,唐瑛是臣,太子是君。太子沒有治唐瑛不敬之罪,已經很大度了。”
“哈哈哈,你這女娃,言不由衷。”李淵笑了數聲後,才道:“唐瑛,你參與東宮事務也有段時間了,覺得太子為人如何?辦事能力如何?”
唐瑛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抬眼看到李淵鼓勵的目光,她笑了一下:“陛下。說實話,太子每日為朝政而操心,勤勉二字當的起。太子在處理朝中事務時,也是遊刃有餘,想的周全,對臣子們也體貼有加。”
“唔,沒什麼不足的地方?”
“要說不足,也有。”唐瑛猶豫了一下,方回答道:“臣覺得,太子決定一件事,經常反覆思慮,不能立刻下決斷,因此,處理事務不能做到又快又好,這……有時候,可能稍稍耽擱了一些。不過,太子在大事上的決斷還可以。”
“你說的對。”李淵不停地點頭:“太子呀,做事就是喜歡猶豫,講究精細,總想做的越完美越好。他就少了一些殺伐決斷的味道,這點,比不上秦王。只是,太子比秦王心細,於朝政而言,卻是好事,遇事多想想,沒壞處。”
“嗯。”唐瑛點頭認同這一說法:“戰場上瞬息萬變,需要秦王那樣的果敢決斷;朝廷事務繁瑣,倒是應該仔細一些。”
“呵呵,你和太子再處長點就知道了,太子,人很好。”
“嗯,太子對陛下和臣子們都很好。”
李淵看了看唐瑛微垂的眼簾,意味深長地笑了:“唐瑛,你對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觀察事務也很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