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地盤進行經營的打算,並著手進行了。
當大軍來到距離長安城不到一百里的地方時,。李世民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宣佈了一個決定,他要整肅軍容,以最盛大的陣容回到長安,他要借這個機會,向全天下展示大唐的軍威。沒有人當場提出反對意見,他們都是勝利者,都是功臣,能耀武揚威地回到長安,如此長臉的機會,沒人願意放棄。
李世民的決定。讓唐瑛吃了一驚,她發現房玄齡和她一樣也是驚愕狀態,看來,李世民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並沒有徵求大家的意見,至少,沒有廣泛徵求心腹們的意見。白天不能當著所有的人面給李世民沒臉,可晚上,唐瑛和房玄齡不約而同來到了李世民的營帳,他們都要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
李世民一見兩人的臉色就知道這兩位有事,衝兩個人示意了一下後,三人走出了營帳。
“秦王,展示軍威我不反對,但這種展示不應該在帝王眼皮底下舉行,這樣做,很不明智。”唐瑛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李世民看她一眼,笑笑:“不明智?為何?”
房玄齡小心道:“秦王,如此一來,陛下會不會……”
“本王展示的不止是軍威,也是國威,這番展示,也是經過陛下同意的。”李世民淡淡地回了一聲。
“秦王。”唐瑛固執地釋出自己的不滿:“不管是展示軍威還是國威,不管陛下有沒有同意,最終能達成的效果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炫耀你的武功,你的戰功。這種炫耀的做法,很可笑。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有天大的功勞,不需要你自我標榜。”
李世民沒有否認他有這方面的用意:“對,難道這不對嗎?既然全天下人都知道本王有大功與朝,那麼本王就要讓天下人親眼看看本王的功勞,讓他們加深本王才是大唐第一功臣的印象。”
這回房玄齡沒忍住了:“可秦王,功高蓋主呀,陛下怕是另有想法了。”
“父皇有想法豈不是正好?”李世民嘴角溢位一絲笑,得意的笑:“本王就想知道父皇的想法。本王不僅要讓玄甲軍威震中原,還要讓各大總管展現威風。”
剎那間,唐瑛看懂了李世民嘴角的笑,原來李世民的用心就在於李淵的想法,他想對李淵展現他的功勞,想向全天下炫耀他的才能,自己打天下的才能和使用天下強者的才能。這樣,作為李淵,看到二兒子的強大和能力,難保不會生出江山交給他更放心的想法。
可是,唐瑛想了想還是勸道:“秦王的想法固然好,可,事態也有可能朝你期望的反方向發展。皇帝會不會覺得你威脅了他?”
李世民皺了一下眉頭,看了看有著同樣擔心表情的房玄齡,搖了搖頭:“本王是父皇的兒子,是父皇打天下的助手。父皇曾經說過,本王是他的左膀右臂。”
“亂世中的開國功臣,疆域開拓時的左膀右臂,有可能就會成為和平時期的亂臣賊子。”唐瑛還是覺得不妥,她隱隱有種預感,展示軍威帶來的不會是好的結果,而是恰恰相反:“秦王,請三思。”
“眼下並不是和平時期,大唐徹底的統一,將要由本王來實現。”李世民一揮手,否認了唐瑛的說法:“本王就是想讓父皇看看,本王才是能鞏固大唐基業的兒子。”
唐瑛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房玄齡,想了想,又勸道:“秦王,雖然眼下大唐還可能有戰爭存在,可是,南方有李靖,不需要您出兵就能拿下蕭跣,江南的杜伏威已經表示了臣服;北方你已經解決了竇建德,梁都師那個跳樑小醜根本就翻不了浪,可以說,天下基本上平定了。眼下,大唐需要的不是武力開拓,而是江山治理。治理江山就不需要武功卓越之人了。你可想到這點?”
李世民點頭:“當然,在洛陽,本王不是和你們商定了,要修文,要學會治理天下的本事。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把洛陽和河南一地治理的很不錯嘛,父皇也看得到這點。”
唐瑛嘆口氣:“一城一地的治理,距離治理天下還很遠。陛下雖然看到了你的文治有進步,但心中還是依然將你的武功看的更高。而且,你展示軍威,那,天下人看到的還是你的武,看不到你的文。再者說,秦王打天下已經成了百姓腦子裡的固有想法了,陛下和朝臣們,也一定是這種觀念。”
“秦王,唐瑛說的有些道理。”長孫無忌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三人身邊,此時插嘴了:“我們秦王府給世人的印象的確是軍功第一,文略稍遜。”
房玄齡很反對李世民如此耀武揚威地回到長安,想勸,卻不知道如何下手,他比唐瑛更加了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