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最壞的訊息終於在十二月處來到了長安。望著李世勣從洺州發來的緊急軍情稟報,李淵的一張臉,也變成了鍋底,黑的不能再黑了。瀛洲、定州、翼州失守,劉黑闥數萬大軍逼到宗城,李世勣無奈之下,不得不棄宗城回保洺州。

瓦崗三年 第二百六十四章 對策

第二百六十四章 對策

李淵能夠想像,劉黑闥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洺州。而再下一步,可能就是黎州、衛州,甚至河南諸郡也會落入劉黑闥之手,去年打了一年的洛陽之戰,轉眼就可能便宜了劉黑闥,再不派兵,別說洺州難保,李世勣危險,就是長安,也會面臨戰禍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李淵已經不可能指望河北、山東倖存的州縣派出剿劉大軍了,必須要在長安派大軍征討了。

煩躁地聽著下面的群臣七嘴八舌地討論河北戰事,李淵是越聽越煩。這些臣子們,在這裡高談闊論,絕大多數人談的不是如何挽回敗局,如何收拾局面,而是在那裡攻擊李世勣棄宗城,解散軍卒,隻身逃回洺州的行為。在這些人眼裡,一個將軍放棄士兵,自己逃亡。簡直不可原諒。所以,雖然這些人都知道李世勣深受李淵的喜愛,還是忍不住罵成一片。

李淵在剛剛看到軍情邸報的時候,也惱怒了一陣,但他很快就平靜了下來,就憑他對李世勣的瞭解,他能想到,李世勣這麼做,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且,他隱隱覺得,李世勣解散軍卒的行為,很可能與唐瑛有關,因為唐瑛離開長安時曾經對他說過幾句話。

“李世勣孤身撤回了洺州,五千軍卒全部解散,洺州守軍薄弱,眼看不保,你們說,朝廷該怎麼辦?派人去征討劉黑闥?”環視了一下大殿,李淵皺了一下眉頭,不疾不徐地開口詢問。

李淵問的很清楚了,可還是有人不看眼色,不看時機的。代表人物,倔老頭蕭瑀。

聽到皇帝在問話,蕭老頭站出來了:“臣有本上奏,彈劾李世勣,身為主帥。解散兵馬,丟城卸甲,隻身逃跑成何體統?簡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李淵白了他一眼,你們這群人呀,除了說大話,還能幹什麼,你又不瞭解實際情況,再說,眼下的關鍵是派不派兵,不是處置在外的將領:“蕭大人暫且退下吧,先商議出兵之事。”

李淵的聲音不溫不火,卻讓蕭瑀打了一個寒顫,他也意識到自己的上奏有點不擇時機了,趕緊退回了原位。蕭瑀都碰了一鼻子灰,別人想彈劾李世勣,也不敢出頭了。

裴寂還是最會看眼色的,知道現在不能再玩左右逢源的把戲了,趕緊出列上奏:“陛下,河北戰火燒的太旺了,朝廷要派兵馬前去方為妥當。”

李建成也趕緊回話:“父皇,兒臣也以為。當立即派大軍前往河北,征剿劉黑闥和徐元朗。”

李淵微微點頭,把眼睛看向二兒子李世民。李世民卻給他來了一個眼觀鼻,不說話。李淵笑笑,知道二兒子的老毛病又犯了,對自己有所不滿,所以不說話。成,你不說話,我來點名:“二郎呀,你說呢?”

李世民抬頭看向李淵:“回稟父皇,劉黑闥在河北已形成氣勢,徐元朗又控制了山東大部,朝廷要征剿,兵馬不能少。”

“朕知道。這麼說,你也同意朝廷派大軍去河北?”

李世民點頭:“是,兒臣同意裴大人和太子的意見。”

李淵點頭,眼睛繼續盯著李世民看,嘴裡卻徵求大家的意見:“各位,派誰去河北最為合適呀?”

李世民裝作沒看見李淵熱切的眼神,依舊板著臉,不說話,也不主動請纓。李世民不說話,別人卻都明白李淵的意思,眼睛都有意無意地飄向李世民。

裴寂和太子近臣們已經交換了幾道眼神了,他們不想捋皇帝的逆鱗,又巴不得李世民在皇帝面前吃癟,因此,既然李世民不說話,他們絕對不會好心地提醒李世民趕緊去請纓。

太子的人不說話。其他大臣也不說話,這些人打仗的本事沒有,猜測皇帝心思的本事都屬上層。他們心裡都在想,這場大仗,非秦王領軍不可。可是,當初秦王就不贊成皇上殺竇建德,當著群臣的面都爭過,可皇上一意孤行,眼下事情鬧大了,誰也不敢說秦王對皇上是不是有意見,會不會拒絕領軍出征。一時間,大殿上各人想各人的,都不說話。

李淵見沒人說話,而李世民又悶頭不響,他也有些鬱悶,再看了李世民一眼,宣佈散朝:“秦王、太子,跟朕來一下。”既然當著眾人不願意說,那就去拉拉家常吧。

“兒臣遵旨。”李世民這次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