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他的政治生涯跨上了一個大大的臺階

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慮,秦王府上上下下興高采烈地為天策府的建立而忙略,東宮裡卻是愁雲慘淡,人人唉聲嘆氣。位在三公之上的天策上將,能任命官員實施封賞的天策府,這已經不是暗中的敵人,而是擺在光天化日下的威脅了。

太子和秦王的明爭暗鬥即將拉開帷幕,可武德四年的這個時候,雙方卻沒有精力顧及爭鬥之事,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了一統全國的戰爭,和河北的亂局上。東宮忙的焦頭爛額,秦王府也是一樣。

李世民忙著建立自己小朝廷的時候,一直關心河北那邊的局勢,他手上不缺情報,不僅有他自己派出的人馬源源不斷地將前方的訊息傳回來,還有唐瑛每十天派一名信使回來彙報情況。因此,在李世民接到唐瑛發回的李神通拒絕了李世勣的請求,而是讓他帶兵前往宗城的這封信時。就有不好的預感了。

李世民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是馬上去找他的父皇進言,請李淵下旨責令李神通不得輕敵,並採納李世勣的建議,分兵三路,在李藝擁兵南下與李神通夾擊劉黑闥的同時,讓李世勣帶兵迅速進往山東,切斷劉黑闥與徐元朗的同盟。

長孫無忌攔阻了李世民,在長孫無忌看來,皇上此時並不想讓他參與河北之戰,而且,唐瑛發回的訊息太詳細了,恐怕李淵自己都沒收到如此詳細的情況彙報。李世民拿著這樣的訊息去見李淵,豈不是不打自招地承認自己時時在窺視兵權,明明遠離戰場,卻還想指揮戰爭,這可是太過明顯的奪軍權行為。

李世民在提建議和自保中徘徊了兩天,最終在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一直勸說下,放棄了向李淵提出建議的想法,只是在私下覲見李淵的時候,或多或少地表示了一下自己對河北戰局的擔憂。

李淵沒有懷疑李世民的用心,他對李世民表現出的擔憂理解成了征戰多年的統帥,出於習慣的那種對戰爭的關注,從而忽略了李世民偶爾說出的一星半點的諫言。那時的李淵。絕對不會相信,一個不知哪兒冒出來的劉黑闥能打敗李神通、李世勣和李藝這三個身經百戰的大將。

“來人,速去找長孫無忌前來。”

衝回天策府,李世民下令將長孫無忌叫來的同時,一路小跑地跑進了議事廳,一眼看見房玄齡埋頭寫著什麼,李世民著急地詢問:“玄齡,這兩天可收到唐瑛的來信?”

房玄齡抬頭看見李世民焦急不安的神情,他也不安了:“沒有,還沒到十天吧?”

李世民一屁股坐在主位上,眉頭緊皺:“河北有訊息過來了。李神通五萬兵馬,敗的只剩下不到一萬,他本人和秦武通等人眼下還不知道是死是活。”

“什麼?李神通怎麼會敗成這樣?”房玄齡也是大吃一驚。

“本王也沒想到。”李世民狠狠地一拳擊打在案几上:“一場敗仗下來,只怕河北局勢無法控制了。”

“陛下怎麼說?”房玄齡考慮的問題不一樣。

“父皇命李孝常帶兵支援李神通,並命李世勣和李藝形成夾擊劉黑闥之勢。”

房玄齡一驚:“秦王,根據唐瑛的上一封來信,李世勣手下只有五千步卒,怎麼可能與李藝形成聯手之勢?”

李世民在議事堂上來回走動了:“李世勣絕對不敢離開宗城,若是本王,也只能選擇據城以守,靜觀其變。至於李藝,此人見軟就上,見硬就躲,怕是李神通一敗,他也會撤回幽州了。真如此的話,河北完了。”

房玄齡急的搓手:“秦王,真要如此,定州首當其衝,而李世勣怕也守不住宗城了。是不是立即給李世勣和唐瑛去函,讓他們立即放棄宗城,回撤黎陽?”

“只怕來不及了。”李世民的眉頭緊鎖,很是後悔前段時間沒有給李淵進言,讓李世勣率一路主力北上山東。

長孫無忌等人匆匆來到天策府,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素手無策,他們倒是有兵馬可以速往河北,可皇帝不開口,他們也不敢擅自行動。商量了兩日都不得要領,李世民也只能下令天策府的將軍全部做好出徵準備,一旦事態惡化,朝廷必起征討大軍。

李淵在後宮中也是坐立不寧,雖然下了旨意,可他也是將軍出身,一生經過的大小戰役也不少,深知河北局勢之危。此時的他,只但願李神通只是一時大意,在李孝常的支援下。還能和李藝、李世勣將戰局扳回來。

李淵的幻想並沒有成為現實,河北局勢是急劇惡化,各地淪陷的告急文書,如雪片般地飛落在李淵的案頭,望著一封封文書,看著一個個封疆大吏被殺,李淵的頭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