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手早準備好了,可頡利沒有發話,都靜靜待著,盯著李世民,看他玩兒的什麼花招。李世民又上前一步說:“來呀!可汗怎麼不說話?你到中原來,不就為的是打仗嗎?本王今天捨命陪君子,可汗怎麼反倒沒動靜了?”頡利可汗仍不說話,卻伸長了脖子,想看看李世民身後有多少伏兵,他當然什麼也看不見,更加按兵不動。
這邊的李世民可沒閒著,派旁邊的一個得力干將去向突利可汗那邊喊道:“你和我往日早有香火之盟,誰遇到危難,必定拼死相救;現在你領兵來攻,還有一點兒我們當年結拜的情誼嗎?”那邊的頡利可汗早對李世民滿腹狐疑,見他對著突利可汗喊話,自然是豎著耳朵聽,還生怕自己聽的不太真切,又派人離近些去聽。
第七章 輾轉突厥 第七節 世民退兵2
第七節 世民退兵2
當頡利可汗聽到李世民提起和突利可汗是結拜兄弟時大驚失色,要知道這位突利可汗可是始畢可汗的兒子,當年始畢可汗死後,突利才是第一繼承人,因為那時年紀尚小、實力不足羽翼還不夠豐滿被排除掉了,才有了處羅可汗。頡利可汗繼承了汗位以後突利已經成了一定氣候,為了平服他便在“幽州以北”劃了一塊兒地兒不過十幾個小部落給他封他做了小可汗,這點兒小惠當然令突利不滿意,叔侄兩人一向是面和心不合的,頡利心中可從來沒有放輕過對突利的提防。這回一聽說突利可汗和李世民有舊,頭上的汗珠子就“啪嗒啪嗒”往下掉。這邊的突利可汗有多少兵力,自己是明白的,對付他是沒有問題的;可李世民那邊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馬卻是一個未知數。如果這個時候突利和李世民聯合起來對付他,那麼他的處境就——?想到這裡他緊緊地盯住突利可汗,看他對李世民有什麼反應。
誰知,突利可汗聽到李世民的喊話,也不答應,臉上既沒有緊張的表情,也沒有羞愧的神態,一付泰然自若的樣子,似乎心中自有乾坤。頡利可汗更加的狐疑,心裡迅速盤算著怎麼控制住局面,千萬不能讓他們有機會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李世民見突利可汗不吭聲,便策馬前行,就要渡過和突利可汗之間的那條小溝水。不!不!不能讓他們勾結到一起,頡利可汗也不顧多想,立刻派人去勸阻李世民:“秦王不用過來,我們並沒有其他的意思,不過是想和秦王加固以前的盟約而已!”說完下令撤陣率兵回營。霎時間,剛才還是威風凜凜、順勢既發的突厥軍隊,便井然有序的撤退了,像是一座就要壓過來的大山,瞬間土崩瓦解。
在後面靜等訊息的李元吉,不敢放鬆心底的那根神經,就想著李世民一旦被殺,他這個副帥該怎麼保全自己的性命。正在這時,前面響起了“得得得”的馬蹄聲。哦!是派去的探子,看他的樣子,難道二哥李世民沒有被殺嗎?沒有理由啊!就他們百十多號人,能對抗得了突厥大軍?
探子飛馳到李元吉面前,翻身下馬跪拜下去說:“啟稟齊王殿下!秦王殿下他已退去突厥兵,正朝這邊馳來,馬上就回營來了!突厥也回自己營地,我們現在安全了。”
“哦!”李元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道:“秦王他們損失了多少人?”
探子說:“未費一兵一卒!”李元吉心底登時不是個滋味。要知道在他們兄弟中,只有二哥的功勞最多,這一回不過是在他的功勞薄上又多加一筆而已。大哥李建成是太子,不爭這些功勞也就罷了,他是未來皇位的繼承人,自有他自己要做的事情。可是自己呢?多次的表現竟像是爛泥扶不上牆,丟掉了一次又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不說,有一回竟然大敵當前,他捨棄了軍隊百姓,自己帶著家眷繞道回了長安。雖然事後父皇只不過處罰了幾個輔助的大臣,他自己也覺得顏面盡失,成為全朝上下的笑柄。這次父皇讓他隨二哥出征,一是想讓他向二哥多學習學習,增長一些作戰經驗;二來也可建立一些功勞,免得風光被秦王獨佔;三是培養他的勢力,將來分散秦王的兵權,防止秦王的勢力日益膨脹,威脅到皇權。這回這麼輕鬆就退了兵,是多麼好的建功機會啊!可又因為自己的膽怯喪失了,真是懊惱啊!
這時候,那邊的馬蹄聲又響起,震的大地都有些顫動。李元吉舉目眺望,是李世民他們回來了,映著未暗的天色,像是一群得勝歸來的戰士,果然完好無損,一個個神采飛揚。如果是大哥李建成,他早就上去圍著問前問後了、讚歎不已了,他自小和大哥一起處事,和大哥的感情很好。可現在面對的是二哥,李元吉心裡的溢位濃濃的酸氣,能保持住一個正常的神態就不錯了,哪裡肯上去為他的勝利錦上添花?轉眼一想,又在心裡畫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