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在在心理想道:“崇禎皇帝主張辦民報》,不正是前輩東林黨領袖顧憲成之主張,“天下之是非,自當聽之天下”。而皇帝之民報》,如今能較前輩主張更進一步,也正是我輩多年奮爭之故,當此之時,豈能再猶豫不決。
“百官能名愛民如子,即能受民愛戴,稱為清官;而陛下卻能居於‘天下百姓之子’,這才是真正的愛民為民。陛下都能如此想法,草民又何惜此身!”
黃宗羲的此番思想鬥爭,崇禎雖然能猜出一二,卻絕不會想到,自己辦民報》的想法,會被黃宗羲認為是東林黨人奮爭的結果。當然黃宗羲更不會猜到,皇帝的這番“是非聽之天下”,不過是受到李從年的影響,是後世非常普遍的一種方法。
“草民接旨!”黃宗羲再次叩拜,語聲異常堅決,欲與剛才的那番私心猶豫劃清界限,崇禎與黃宗羲,這才開始真正商量這份報紙該如何辦。只是商議的內容無人知道,周邊侍候的太監,這時已被崇禎遣退。
但後人也從中看出,民報上從不刊登商戶廣告,更不受各方金錢權勢擾亂。但是到了後來,各類報紙層出不窮,廣告已成生存之必須;為頂住這方面的壓力,黃宗羲才說出,不刊登廣告,天子早有諭旨。此時,黃宗羲才意識到崇禎告誡的意義,他原本對這個要求並未在意。也正因沒有金錢權勢的干擾,民報成為真正的百姓呼聲,評議時政深刻精髓,報紙發行遍佈中外天下,最終成為天下第一大報。
僅靠報紙的發行收入,部分人士的捐贈,崇禎提供部分內帑支援,只是維持個收支平衡;黃宗羲為彌補沒有廣告收入的不足,集刊成書專項調研策略謀劃等等,不斷深耕精作,又有崇禎皇帝給予支援,民報集結了明朝大批有思想的志士仁人,進一步成為天下第一智囊。
但是,民報最直接地反映百姓的呼聲,必然侵犯了許多官僚地主富商的利益,激烈交鋒論戰不可避免,朝野間風起雲湧,各方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給崇禎年間更增添了許多故事,這是李從年沒有想到,原來一個開明的思想浪潮卻能引起諸多的浪潮。
☆、第二百章 敵後特種戰
第二百章 敵後特種戰
遼河位於中國東北南部,自東北向西南貫穿整個遼河平原,遼河流域基本已落入後金建奴之手,明軍只控制著遼河西部近兩百里外的大小淩河以南,燕山山脈以東沿渤海的一條狹長區域,而燕山山脈及其西部大草原則為蒙古諸部所屬,崇禎二年的春天,來得似乎格外的晚,已是早春三月,邊牆外的雪還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到融化的跡象。
遼東大地同樣遇到了旱災,儘管比陝甘等地要好一些,但百多年不遇的嚴冬,卻令騾馬牛羊等凍斃無數,各遊牧部落損失慘重,饑荒漫延,明朝對建奴早就開始禁市,斷絕了雙方的貿易往來,雖然有些見利忘義的商賈走私,也只是販些急需的鹽鐵等物,卻不能解決根本的糧食問題。
而朝鮮李氏雖迫於韃子威逼,提供了部分糧草,同樣也支應不了韃子日益增多的人口,八旗制度在奴酋皇太極時,更進一步予以鞏固,改旗換幟親掌兩黃旗,利用擄掠來的大量漢人為奴,開拓屯田,以緩解日益嚴重的旱凍災荒,可惜這年的冬季太過寒冷,整個遼東之地被白雪覆蓋,再加上後金遭受兩次的大敗已經傷了元氣,而且李從年已經斷了韃子所有外援通道,他就不相信皇太極還能想出多大辦法,不過最多不是依仗後金以往的儲蓄硬抗而已。
早春三月,遼河仍是封凍著,厚厚冰層上覆蓋著積雪,京師特戰隊小隊長什長劉峻率著十幾名遊騎,穿越遼河去到遼東地界去破壞,因為誰也不會知道在這寒冷的冬季明軍竟然出擊遼東。
如劉峻這般的遊騎,李從年派出了數十路,遍灑遼河以東之地,有的甚至深入後金內地不斷襲擾,當初發動襲擾的站,讓李從年看到了這種特種戰的威力,特別是現在後金內部矛盾重重的時候,李從年讓錦衣衛廣派探子,探析後金的所有情報,為日後反攻早做準備,於是錦衣衛隨即派出大量斥候遊騎,遍佈黑山白水森林草原沼澤之間,重點偵察建奴與蒙古諸部間的聯絡與動向。
自從建奴遷都瀋陽以來,錦衣衛就從未如此深入到遼河以東了,以前這般深入探察敵情,都是那些細作們的差事,他們這些偵騎能被全面灑網式的派出,進行擾亂後金戰略,不過劉峻等人對這種任務卻是十分的熱衷,因為在後金之地所有的繳獲,他們這些特戰隊可以隨意分配,不必上交。在李從年看來,這些特戰隊在敵人區域裡遠戰千里,繳獲的敵資朝廷也管不到,還不如分給這些特戰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