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大眼睛直勾勾的望了過去,終於直面天顏。
朱元璋生了一張驢臉。臉上又頗多麻子,加上為人已經老邁,實在是醜陋,也因此他平日裡最討厭別人直視其臉。
近身伺候的內臣均知曉他這個毛病,每每戰戰兢兢,反倒更讓他生厭。
方才他聽到那小兒喚他一句皇帝爺爺。大是新奇之餘,也起了一股衝動,那小兒,看到他這副模樣後,還會喊皇帝爺爺麼?!
偏偏從地上直視自己的小兒的臉上看不到半點畏懼,一雙大眼睛圓滾滾的,滿是好奇,煞是可愛。
帝王常年冰凍的心有了一絲緩解,果然是六歲小兒。天真不知世事啊。看來那一句皇帝爺爺倒是出自真心。
朱元璋臉上露出了和藹的笑容,卻不知他笑起來比不笑更讓人生畏,“你不怕朕麼?”
關秀秀眨了眨眼睛,理直氣壯的道:“我又沒有欺騙皇上爺爺。為什麼要害怕?”
朱元璋咦了一聲,笑問道:“此話怎講?”
關秀秀坦坦蕩蕩的道:“皇帝爺爺編寫大誥,就是為了懲罰那些欺騙了皇帝爺爺的人,對於沒有欺騙皇帝爺爺的,都是皇帝爺爺的子民,是受到皇帝爺爺的保護的!”
她一番童言稚語,粗淺的不能再粗淺,卻道出了朱元璋編寫大誥的本意,實在是深得君心,那一口一個皇帝爺爺,聽起來竟越來越順耳,頗為受用。
朱元璋龍顏大喜,環顧左右,溫和的道:“眾位愛卿看看,朕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哪怕一黃口小兒,也深知律法的重要性!”
眾臣紛紛點頭稱是,禮部王尚書一顆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舉起條案上的酒盅一飲而盡,老臉泛紅,卻頗有幾分憨態可掬。
朱高熾不自覺的揚起唇角,有徒如此,真是大大的長臉啊!
樂班重新奏起了樂曲,殿內重新恢復了歌舞昇平的熱鬧景象。
朱元璋伸手召了召:“小兒,到朕跟前來!”
立刻有內侍引領了關秀秀到了朱元璋面前,放下蒲團,關秀秀再次跪下了,這次卻是跪在了朱元璋的腳前,恰好可以看到那一襲龍袍上的雲紋花邊。
朱元璋笑道:“來來,你來給朕默誦一篇郭桓之案。”
已有內侍取了紙筆矮凳,關秀秀接過毛筆,垂首而寫,耳邊的絲竹聲逐漸遠去,恍惚中,她彷彿重新回到了馬車之上。
一隻溫暖的大手包圍著她的小手,引領著她移動的方向,一個絮絮聲音在她耳邊提點著:“這個橫要往上挑一些,撇要再長一些——”
一篇郭桓案一氣呵成,通篇沒有半個錯字,當她提起筆時,自己也有些愣神,眼前的小楷方正端束,已經頗得了李氏的神韻,細微處卻又豪放開拓,帶了些朱高熾的風格。
朱元璋伸出手,接過內侍遞過來的紙張,看了一眼後,讚道:“好字!”
關秀秀的字當然算不上多好,但是以她的年齡來看,卻是相當的難得了。
朱元璋細細的閱過一遍,已經知曉這小兒的確是把大誥背誦的滾瓜爛熟,龍顏登時大悅,他把手中大紙遞出,交由眾臣傳閱,高聲道:“來啊,給我們的小才女賜座!”
說是賜座,也不過是搬了個錦繡墩子在洪武皇帝的腳下,另有宮女擇了些小兒愛吃的東西放到盤中。
朱高熾矜持的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徒弟長臉啊。御前賜座的風光也就罷了,祖父方才那句小才女可是金口玉牙,等於一個金字招牌砸到了關秀秀的頭上。
關秀秀坐直了身體,緩緩的撥出一口氣,方才她也是兵行險招,若是按照在燕王府學到的規矩,怕是她默誦完了就要出去了,連皇帝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豈不是白來了一趟!
再加上關秀秀對李氏深信不疑,自己那位來頭甚大的婆婆都說了,皇上不會隨便砍人腦袋的,她又有什麼可怕的!
這殿上還有另外一個便宜師傅給她兜底呢!
關秀秀好整以暇的坐在洪武皇帝腳下,大殿內的情況一覽無餘,她很快發現了,有一席明顯高出其他諸席,就在御駕旁邊。那席面上一個少年正微笑著淺酌。
關秀秀心中大震,這,這一定就是那個只做了四年短命皇帝的建文皇帝!
洪武皇帝,建文皇帝,以及日後會成為太子的燕王世子朱高熾,掐指一算。關秀秀竟然已經見到了大明朝的三任帝王!
她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滿足感,這才是不虛此生啊。
關秀秀拿起一串葡萄,邊摘邊吃,同時偷眼去看那風華正茂的皇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