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0部分

至於輕便火器,亦多受風雨水霧地影響,本身尚有許多缺陷,且火藥、彈丸亦受制於財力、物力的充裕程度,熟練工匠的人手,轉運、儲藏等諸多困難。 組織編配,排程支應,尚難於大量的即時供給。 因此,目前火器火炮尚不能取代弓弩刀槍,需要搭配使用。 至於編配多少,還需斟酌,尚須在實戰中逐步調整。 當年戚南塘薊鎮練兵,即重車騎步、弓銃炮混編。 依託邊牆,屢敗韃靼,邊地為之晏然。

簡而言之,軍中炮隊,若其戰技演練精熟,亦需搭配步騎精兵。 協同對敵,方能戰則勝、守必固,方能算得上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雄師勁旅。

此前,本侯已經與狄爵爺、郭伯爵、公孫提督、張司馬商討過有關火器一節,認為武官學院的神機炮營、軍吏學校的神機炮隊、配備火器火炮較多地步兵軍團,都尚不足以敷應將來戰守之需,殛需擴充,另行籌劃專門地火炮學校,大批培養專門地精熟於火炮炮術的軍官和軍吏,同時也培養擅長冶煉鋼鐵的工匠。 擅長鑄造火炮、火銃、彈丸、地雷、水雷、火箭等工匠。 善於配製火藥的工匠,擅長測試火炮、火銃堪用與否的工匠。 此事一直在籌備中。 教官、工匠,招募為難啊。

另外,各大行營、各步騎軍團,所需火器、火炮地編配給備預案,軍府幕僚軍吏亦在斟酌當中。

不久之後,全軍將士,由本侯開始,將官、銳士都得輪訓一遍,務求人人熟諳炮術操作,兵不練不精,這是要考核的,你等小心著。 郭大人,南進所用火器,雖然軍府正在規劃,將逐步編配到位。 你既有此議,就將你地意見詳細成文,呈報上來吧。 ”

西行營的唐雲峰拱手問道:“侯爺,卑職不明這炮術到底有何精細講究,不知侯爺是否開示一二,以廣下官等見聞。 ”

出身彌勒教的平虜軍將領,相對的要對這火炮生疏許多,畢竟‘國之利器,不可示人’,遠沒有雷瑾嫡系的將領那麼的熟悉火炮,真正較為熟悉火炮的將領只有寥寥數人,如王金剛奴、蔡伯貫、郭菩薩等,但也是在半通不通之間。

雷瑾微微一笑,道:“明石羽大人、陳好大人,都有實戰運用火炮的經驗。 你們之間,可以互相切磋。 ”

頓了頓,雷瑾又道:“所謂炮術,主要就是火炮射準地要訣,一切裝藥裝彈點火放炮之法,皆有秘傳。 譬如視遠則用遠鏡(即千里鏡、望遠鏡,為同物之異名),量度則用量具度板。 炮術精準之要,在銃規、銃尺、矩度和星斗等量具儀器地使用。 關鍵是打*要用數學,要會計算,要根據遠近距離和方位,計算加什麼藥包。 還要會測量密位。 因此,熟諳炮術,必須明理識算,精通幾何。 一個操炮嫻熟的炮手,必需經過長時間地操練,否則是難以勝任的。 炮術操練,不外是銃規、銃尺、矩度、星斗等儀具的使用,還有裝彈填藥等技巧地掌握。

現今的炮術訣竅,多為西洋傳教士傳入,〈測量法義〉、〈同文算指通編〉、〈西法神機〉、〈火攻挈要〉等秘籍中,多有述及。

西洋傳教士視銃規、銃尺、矩度、星斗為秘學,往往繪圖粗略有失精確,又或含混不詳,察其因由,則多半屬於有意為之,或是避免洩漏此中秘要為敵所用,又或是挾秘自珍,引人重視,以抬高地位,譬如對銃尺的刻劃和實際用法即是一例。 我帝國許多技術漸次失傳,多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殊為可嘆。

軍中炮術主要靠口耳相傳,缺乏詳細的文字圖錄解說,所以即便是官軍,也對火炮藥包的製作和使用十分陌生,常因裝藥過多等原因炸膛,導致炮手傷亡,全都是因炮術不精,不得真傳的緣故。

本侯先說說被西洋傳教士秘而不詳的火炮儀具。

幾種儀具中,矩度和銃規並用。 乃是炮術關鍵。 前登萊巡撫孫元化大人在〈太西算要〉、〈幾何體論〉、〈幾何用法〉、〈西法神機〉中均有涉及,西洋傳教士如湯若望等人亦多有闡述。

火炮鑄造,現今十中難得二三可用者(注:十七世紀地歐洲鑄炮亦然,十得二三,足稱鑄炮高手),工料昂貴,無法多造。 每當銃炮鑄成。 必須先經繁複細緻的測試,以確定火炮不易炸裂。 再取簿冊將各銃炮分定等級。 挨次編立字號。 爾後依平常彈藥用量填裝試射,註記炮身仰角,每次調高一分(注:一分約為7。5度),至仰角高六分而止,並記炮擊中的之射程步數。 各炮效能難求一致,必須經由測試,始可做為炮手操作時地準繩。 待全部測試完成後。 即照冊上所記,將不同仰角地射程,以暗號刻記於各炮之上,便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