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移到河西來,我們在糧食排程上會容易很多!”

蒙遜補充道:“我們應該儘可能的積蓄糧草,只要有充足的糧食,我們就掌握了左右形勢發展的巨大力量!”

雷瑾笑道:“你們倆個早就商量好了吧?”

“既然投在三少帳下做事,我們當然要為三少做長遠的打算!” 蒙遜、劉衛辰異口同聲道。

雷瑾自然明白,自己手下這兩個謀士這樣謀劃還出於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藉機收買西北諸部族人心!

雷瑾哈哈一笑,道:“也不要都是我們出面嘛,青海草原上那些寺院番僧眾多,積蓄了不少糧食,要把這些番僧也拉進來,那麼我們的糧草所能產生的作用就會倍增,這樣也避免讓一些政敵找到攻擊我以及雷門世家的把柄!對外宣傳,就說是在番僧的請求下,我們出於忠於朝廷和不忍之心,以寶貴的糧食和草料換取了西番遊牧民的牲畜!這些牛肉、羊肉做的乾糧,相信能夠在未來的饑荒中解決很多問題!”

“好,大方向就是這樣了,大家分頭實施吧!”

雷瑾淡淡說道,隨即起身離開暖閣。

第三章 隴右總督

六盤山下的清水河谷,自古號稱“長安咽喉,西涼襟帶”,遠自先秦兩漢之時,就是北方遊牧部族南下襲擾關中的要道。

皇朝肇始之初,即於賀蘭山下設寧夏鎮,以阻遏南下擄掠之胡騎;河西張掖設甘肅鎮,但若北來胡騎衝過甘肅鎮,企圖東入關中,清水河谷一帶,固原所扼亦是胡騎必經之路;延綏鎮固在關中之北,然而由河套南下的胡騎,四散擄掠亦不以延綏為限,常常掠平涼,入靈州、固原,長驅為寇,清水河谷的重要性不降反升。

皇朝隴右總督府故爾開府於固原,扼此河谷咽喉,總制三邊。

究其緣起,則皇朝因北邊氣候幹寒,屯田所獲不足以供養戍邊守卒,遠途輸送糧草則不堪重負,遂撤退戍卒南遷軍鎮,輕率棄守大寧、東勝等諸戍所,將陰山、黃河天險屏障拱手讓與胡騎,險要一失,其後蒙古瓦剌部和韃靼部的酋豪得以相繼將蒙古勁騎入居河套,駐牧於斯,侵擾邊鄙已百有餘年,每每出河套則侵擾宣府、大同兩鎮以及居庸、倒馬、紫荊三關,京師震恐,威脅自不待言;若入河套則轉而侵擾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諸軍鎮,關中平原因之騷動不安。

邊事屢屢告急,形勢嚴重,而延綏、寧夏、甘肅三鎮即使有警,亦互不相援,無所統攝,此為兵家大忌,易為敵所乘,各個擊破,皇朝逼不得已之下,廷議決策遣朝廷王公重臣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遂有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之設,開府於固原,防秋則移駐花馬池。

皇朝總督,起初或設或罷,並無定設,在軍、政、財務及人事諸方面,多受中央朝廷牽制,一切較大政務都須奏報皇帝,受旨方行,偶有越軌,立遭法辦,且多由皇室親王擔任,外臣難以染指。其後北方邊患益急,總督一職也漸漸委以諳熟軍務的勳爵外臣,綜治軍民,統轄文武,考核官吏,修飭封疆,權勢漸重,遂成常任,擁有轄區內重要事務的大部分管轄處置大權(直屬於皇帝的刺史部和行營,一為皇家秘諜,一為野戰兵團,雖也受總督府節制調遣,但總督並無最終處置權,刺史部和行營也保有相當大的行動自主性,三者間互相牽制),總督府也自然成為了常設官署,總督依例加“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隴右總督一般還兼任甘肅巡撫。

但自去年,前任總督因丁憂致仕離任,新任總督卻遲遲未見朝廷定案,候任人選一變再變,總督之位已空懸數月之久。固原一地原兼駐有陝西總兵鎮撫使、巡撫陝西地方贊理軍務、總督三邊軍務三大員,三大員各司所事,現在三員之中最重要的一位居中統攝的大員,其位懸空如斯之久,不由得使三邊之文武官員上下疑懼不安,顯然中央朝廷正經歷一場激烈的政爭,各方勢力爭持不下,才會導致隴右總督這一重要的封疆重臣難產。

而固原鎮一帶,大部分為黃土丘陵,除西有黃河外,幾乎無險可守,而冬季黃河封凍則敵騎易來,冬防十分困難,這樣時候,總制三邊的封疆重臣不在其位,總督以下文武官員守禦無所依憑,又復歸各人自掃門前雪之舊觀,將帥皆避寇不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天空鉛雲密佈,陰沉而厚重。

沃野大地,白雪覆蓋,一望遼闊,渺無人煙,白茫茫一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陰鬱蒼涼景象。

強勁寒風捲地呼嘯,夾帶著細碎的雪砂,在曠野深處盡情肆意的遊蕩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