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馬賊團伙之所以一直存在,而且頗有欣欣向榮之勢,在皇朝邊軍和蒙古遊騎的兩強夾縫中逍遙自在,遊刃有餘,主要是一南一北對峙的兩大軍事集團都存在著利用草原馬賊襲擾對方的想法,同時駐防邊塞的將帥們在心裡頭何嘗又沒有一點自私陰暗的念頭呢?
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身為將帥,幾乎很難很難避免這樣的命運。
要避免這樣的結局,稍微通識一點兵法權謀的將帥都會想得到挾寇或者養寇以自重,以這樣的法子自全其身。
既然暫時不能奈何得了最強大的敵手,妄自挑釁的責任沒有哪個將帥願意攬到自己身上。但如果沒有“馬賊”們的襲擾,邊塞將帥們就沒有軍功可以炫耀,想走的走不了,想撈的沒法撈,也實在辛苦哉!
唯一不管怎麼樣都是受苦的,則是敵對雙方的邊民,無論是草原上的牧民還是邊牆以南的農民,都深受三方侵害之苦,邊民除了成為兩強互相攻伐的目標,以及成為殺良冒功的犧牲品之外,還大有可能會成為馬賊洗劫的可能目標,相比較而言,馬賊還要比蒙古大汗的遊騎和皇朝邊軍來得更可愛一些,畢竟兔子不吃窩邊草嘛,常在邊地縱橫遊擊,馬賊們行蹤也要靠邊民的掩護,並且在很多時候還要從邊民處取得必要的補給品,包括兵器、食物、鹽巴、茶葉等,所以不少蒙漢邊民被逼急了,反而會一咬牙,乾脆加入馬賊團伙,幹起燒殺搶掠的沒本錢勾當(也有部分馬賊成員原本是被強掠而去的壯丁,被強迫參與到馬賊的掠奪行列)。
雷瑾面對飄忽不定的草原馬賊,確實有點老鼠拉龜,無處下手的沮喪心情,動用了不少諜報密探,仍然所獲無幾,這樣遊蹤不定的馬賊,簡直是空有千斤鐵錘,卻是幾乎全打在棉花堆裡,無從發洩,想不沮喪;幾希矣。
但是沮喪歸沮喪,還得要認真面對這個問題,怎麼尋找到馬賊行蹤,尤其是膽敢襲擊自己的那一股馬賊團伙呢?
雷瑾琢磨著這個問題。
第二章 馬賊與天災
有道是,一人計絀,十人計長。
雷瑾吩咐左右召幕府幕僚們於暖閣會議,商討如何主動出擊,給草原馬賊們一點顏色看看。
既然馬賊團伙行蹤飄忽,其巢穴又深隱秘藏,非其人不得入,那就暫且問計於眾人,看有無良策吧。
雷瑾想到,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腦袋比別人更有智慧,但是卻堅信自己的決斷力超出群倫之上。
準確的辨別和判斷一個計謀或者一個主意是否切實可行,並且及時決斷,付諸實施,這是歷來成就大事者必備的素質,在這一點上,雷瑾自信自己絕不會比歷來任何一個成功者差!
所以雷瑾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想主意上,如果每一個主意,每一個計謀都出自於他自己的腦袋,那還要招攬那麼多智囊謀士幕僚官佐幹什麼?當擺設麼?這些問題應該讓那些謀士幕僚們去頭疼!他身為河西幕府的最高司令人,更需要的是在智囊謀士們呈稟的各種計謀,各種策劃中選擇其一併決斷是否付諸於實施!
雷門世家對家族中後生子弟苛嚴無比,近乎於殘酷的各種訓練,自極幼小之時便開始了,從而造就了許多雷門子弟酷烈而冷靜的秉性,即便是雷瑾這樣,幾乎在每一次雷門內部考核中,都是勉強涉險過關,素稱“憊懶頑劣”的“不肖之輩”,也同樣具備領袖群倫的霸氣潛質,雖然在外人眼中,雷瑾大概除了騎射兩項能夠勉強躋身前列,聊可一觀之外,其它都並無什麼突出之處!
視線在綠痕、紫綃、明石羽、溫度、魔高、白玉虎、劉衛辰、蒙遜、楊羅、獨孤嶽等人臉上一一滑過,在每個人的面前,擺著一份由幕府的書辦謄寫的情況簡報,把目前幕府諜報司密探們追查到的馬賊情況大體作了一個簡要介紹。
雷瑾看人已經全部到會,隨頷首道:“諸位,今天咱們動動腦筋,看看怎麼給馬賊們一個好看。嗯,誰先說?”
“三少,”性情沉毅,已經被雷瑾任命為幕府長史之一的劉衛辰,緩緩言道:“據在下看來,馬賊行蹤飄忽,縱騎馳突,居無定所,有利則戰,不利則退,若要一擊而致其死命,尋常之策不足以勝任。愚見以為,在無確切諜報支援下,犁庭掃穴,一鼓而平恐難以實現,當下之策當以遊擊對遊擊,以小股遊騎伺機遊擊蠶食,遏制牽制馬賊!”
“不然,”另外一位長史蒙遜開口說道:“馬賊兇悍狡詐,散合無定,以小股遊騎擊之,實在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且動輒有被大的馬賊團伙吞併的可能。小可愚見以為,可徐徐圖之,若能深入虎穴,瓦解招撫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