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30釋出
第六章 天亡我?
小半夜的亂殺混戰,猝不及防的鎮南軍步步退縮,最後只能在瘋狂的儂人土兵兇猛砍殺下節節敗退,棄城逃去。
讓久蓄異志的沙定洲不爽的就是沒有捉到門滄海,以至在人去樓空的門滄海臨時中軍帳中跳腳大罵:“門滄海這老狗,他孃的就會逃命,腳底抹油滑得比誰都快!”
發洩一通之後,沙定洲想想連襟湯嘉賓給自己支的這招“以逸待勞,擊其惰歸”果然好使,沒費什麼力,只小半夜就把堂堂不可一世的黔國公趕得落花流水,倉皇而逃,心情頓時大好,忙命人去請湯嘉賓過來議事。
“襟弟,為兄欲西行追擊門滄海那老狗,唯一可慮者就是駐在楚雄不動窩的那幾萬平虜軍將作何反應?他們會不會攔截我們?會不會在我們背後插刀?”
沙定洲也不是莽撞之輩,那平虜軍與門滄海的鎮南軍雖然打得兇,在沙定洲看來純粹就是窩裡鬥,狗咬狗一嘴毛,誰知道會不會突然化敵為友,聯手對付他?
在沙定洲看來,這是有可能的。畢竟原來爭奪雲南的就是平虜侯與黔國公兩家,這時突然冒出他這個第三方勢力加入爭奪的行列。對於平虜侯與黔國公兩家而言,完全有理由暫時聯起手來以求徹底幹掉他這突然插足的第三方,將可能的變數控制到最小,因為只要是大爭,無論是政爭、戰爭還是商戰,任何突然多出的變數都是相關各方不可以接受的,這變數有可能會威脅到對立各方的利益,所以如果拉攏失敗的話,儘快將突然多出的變數,當作雙方公敵,儘量扼殺剷除在初起之時,是最正常、最穩妥不過的可能選擇之一,然後兩家仍然可以回過頭去,再打生打死。
沙定洲雖然沒有讀什麼書,心計卻是驚人,想得到這個並不奇怪。
湯嘉賓笑道:“這種可能不是沒有。但門滄海可以派使者遊說楚雄的平虜軍,我們也可以。這次門滄海的輜重我們繳獲很多,可以和楚雄平虜軍談談條件。”
“嗯,有理。那就先派使者去楚雄吧。”
火劫之後的楚雄城雖然火頭全部熄滅,明火暗燼皆無,但依然熱浪襲人,盡日不散,火攻之威,可見一斑。
韓太湖、唐雲峰、邵福原定的將楚雄城夷為平地,徹底深埋的謀劃不得不向後推遲。
說起來,王金剛奴在雲南府城燒的那一把燎原火,韓、唐、邵三人的烈火焚城,平虜軍擅長火攻的說法現在可是不脛而走遠傳四方,聽者為之膽寒股慄,說者為之色變心驚。
“平虜軍,一把火,管教你,百萬軍,無孑遺,與對抗,天亡你!”
“平虜軍,火焚城,鼠無噍類,盡成灰燼,火德星君下凡塵,掃蕩寰宇萬里埃!”
這可是雲南省各地鄉間近來流傳相當廣的兩首童謠,但明顯可以看出是有心人蓄意所為,文辭都經過修飾,黃口小兒怎能說出那樣的話?有些詞,也不是小孩兒會知道用的。諸如‘孑遺’,諸如‘噍類’這類文言詞語,鄉間黃口小兒尚未進學,怎麼可能如秀才舉人一般信手拈來?
事實上,一般人並不知道在這兩首童謠背後還隱藏著一場幕後的無形爭鬥——
最初這兩首童謠可不是這樣子的,象第一則就是“平虜軍,一把火,管教你,百萬軍,無孑遺!”;第二則是“平虜軍,火焚城,無噍類,盡成灰!”
這兩首最初的童謠明顯是心懷不滿計程車人所為,雖然語意並不是很明顯,但語帶諷刺,是誰都聽得出來的。
平虜軍的諜報,包括秘諜部的秘諜在這次雲南戰事中的表現都相當不能令人滿意,疏漏、失誤頻頻,但在這件事兒上,倒是表現得可圈可點,反應迅速。
幾乎是一夜之間,這兩首童謠就被加了‘尾巴’,添了‘肚子’,一首變成了現在的“平虜軍,一把火,管教你,百萬軍,無孑遺,與對抗,天亡你!”;另一首變成了現在的“平虜軍,火焚城,鼠無噍類,盡成灰燼,火德星君下凡塵,掃蕩寰宇萬里埃!”,這童謠的意思就大大的變了樣子,反變成了宣揚平虜軍的威勢和仁德,甚至還帶著一點天命不可違的宿命之說。這一改一定大出了那些始作俑者的意料,之後倒也再不敢明目張膽的下絆子了。
不過,象這樣的童謠,聽在某些有心人耳裡,恐怕還是會心驚肉跳的。
韓、唐、邵三人把楚雄城給燒了,在等待夷平楚雄城的一段時間裡,可沒有閒著不幹事。
他們三人對楚雄府這個東西要衝的重要已經有深入的瞭解,楚雄正好是雲南府城通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