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部分,無法互相呼應支援……

而一群人多勢眾的兇猛暴徒,甚至趁亂推來了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佛朗機,一炮轟開秦王府的側門,殺入了王府……

所謂的‘奸細’和‘內應’的叛亂官軍士卒似乎也太多了一點, 然而面對冰冷的刀口,鋒利的箭矢,即使有人有點疑惑,也不過是一閃念而已。

這時候,逃命要緊啊!

————————

2005。12。16釋出

第六章蕭瑟秋風今又是 袖手坐看雲濤起

天邊露白,初陽微露。

關中平原上,寒風勁吹,枯黃的衰草隨風起伏,枯朽的樹枝似在瑟瑟顫抖,一望平壙雖有陽光破開了天地之間的肅殺,仍是寒意逼人。

不少土地撂荒已久,亂蓬蓬的枯草矮樹間,只有寥寥無幾的幾隻飛而不高的鳥雀在枯草中尋覓草籽野谷,它們到現在還沒有成為飢餓人們肚中的一小塊肉,真是命大福大,如果——它們能安然無恙地度過這個漫長冬季的話!

守衛長安城的官軍現在無所適從,長安城從四更以後開始騷亂,緊接著就是到處烈火濃煙,喊殺聲四起,官軍中流言不脛而走,人心惶惶,而奉調入城的民團聯軍則拿著秦王的令旨守扼住長安城內主要的街道,不讓任何人透過,東城的官兵現在若想調遣到西城,只能從城牆上繞過南城才能調遣到西城,這需要繞上很遠,而多繞十幾里路,在征戰殺伐之中是最要命的,因此長安官軍等於被割裂成好幾部分,只能被動的等待上頭命令列事。

現在整個陝西、整個長安都由於與京師朝廷的半隔絕狀態,已經完全打亂了原有的軍政體制,秦藩國主明目張膽地違反帝國律法和皇朝‘祖制’,大肆干預地方軍政,而由於欽差太監梁永的胡作非為,關中官吏空缺極多,長安城內剩下的一些軍政官吏皆畏梁大欽差的權勢,懼怕被梁永的欽差衙門‘差役’構陷勒索,紛紛託庇於秦藩門下,使得秦藩獨攬長安一帶的軍政大權,駐長安的朝廷官吏本來負有監視秦藩的職責,現在反而類似秦藩的‘屬官’一般。

前幾年剛剛在長安四門之外又增加修築了堅固高大的四門關城,防禦更為嚴密,但是面對長安城內的亂局,四門關城駐守的官軍也無可奈何,沒有秦王的令旨,他們絲毫不能在長安城內透過主要大街自由調遣,因為他們面對的就是領有秦王令旨扼守城內主要街道路口的民團聯軍,這叫他們怎麼辦?

長安呈現出眼下這種詭異的失控狀態,秦王與守城官軍事先都不曾預想過這種情形的出現。

所以連最常用的鼓角號炮都未想過要作統一的規定,秦藩護衛與守城官軍之間完全沒有協同呼應的自覺。

何況秦藩護衛平日囂張跋扈,不把守城官軍放在眼裡,兩下里的矛盾甚深,在守城官軍的將官士卒心裡,怕是想著“沒有令旨,鵝們管你們去死呢?”

實則,秦藩國主的新頒令旨,這會子不要說一時半會兒出不了王府,就算是出了王府,怕也沒那麼容易下達到四門關城駐守將官的手裡。

秦王府城如今東自體仁門,南到端禮門,西起尊義門,北訖廣智門,各處角門,都有大批‘賊人’不惜命地猛攻,而從隱蔽的側門攻入王府的‘賊人’兇悍無比,與秦藩護衛纏鬥在一起,正不斷向王府內深入。

至於外圍的民團聯軍雖然‘英勇敢戰’,鼓譟狂呼與大群‘賊人’激戰,互相糾纏不下,但對秦府護衛守禦王府幾乎沒有任何直接的實質幫助,雖然看起來他們牽制了很多‘賊人’,但也同時阻攔了城內官軍對秦王府的支援!

長安城內空有數萬士卒,當下卻是群龍無首,或是觀望,或是等待,或是首鼠兩端,或是別有用意,在與剛開入城中不久的民團聯軍不大不小地衝突過幾次之後,已經沒有一支守城官軍再主動離開關城馳援城中各處,全部改為坐看長安風雲的變幻,除非秦王有新的令旨送達。

雖然秦王府所在的方向喊殺聲不絕,顯示秦王府戰事正急,但那又怎麼樣呢?軍隊不就是應該奉命行動嗎?

長安大城,西門為安定門,北門為安遠門,這兩處城門關城的將官,一個是都指揮同知官銜,一個是都指揮僉事官銜,品級都已經不低,這會兒兩人都在各自衙署中不停地踱來踱去,顯得特別的焦灼不安。

城中的亂局沒有丁點平息下去的跡象,而秦王的令旨又遲遲不來,身為軍人的他們當然直覺這事恐怕有些不妙,應該儘早採取措施,然而在沒有令旨的情況下,與將近兩萬的民團聯軍鬧翻以致兵戎相見,他們又實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