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2部分

了上樓’、‘澹水觀’、‘石臺’、‘守藏室’以及‘抄書閣’ 等處,象章蓴這樣的執役人等,應在‘圖籍所’各處輪轉。這個月,章蓴輪班,就是在‘抄書閣’當直了,這也就純粹是個閒差,而且一天有三班,每班兩個時辰,事情也不多,反正到時辰換班就是了,所以章蓴是吃了午飯才到抄書閣上直。

‘抄書閣’,名字很直白粗陋——圖籍所的藏書向不外借,卻是允許自備紙筆現場抄寫,凡是自己抄寫的紙張是可以帶走的——抄書閣就是讓人抄寫藏書的場所,大概有點非抄不能讀也’的意思在裡頭,倒也不是故意為難讀書人。如果家境貧寒之士來這裡看書,又願意為圖籍所抄寫任意一卷書籍,也可充抵其一月借閱之費,所用紙筆墨硯燈油之類還可免費;當然抄寫書籍,必須使用正楷、行楷、隸、臺閣(官用楷書字型)、北碑(魏碑)的‘小字’,書法端正合式,須有相當水準;如果抄寫的書籍,字跡端正合式又無字句錯訛,書法在水準以上,‘圖籍所’就會予以收藏;若是抄寫字跡達不到要求的水準,也自有去處,比如將這些書賜予‘義學’,卻也不消多說。

不想自己抄寫書籍的話,在抄書閣也可以請人代抄書籍,在給付抄寫人錢鈔之外,紙筆墨硯之類也要自備或者出錢在‘抄書閣’這裡買。

章蓴還知道,在警備森嚴的侯府‘內記室’,還有一種‘秘閣圖書’,據說那裡邊的檔案圖籍皆屬西北幕府和平虜侯府的機密,即便是未蓋黑色或者紅色鷹頭印章的秘密文牘,也至少得十年以後,才會有一線機會對外解密。即便這樣,一般尋常百姓也沒機會看到,機密嘛!反倒是‘圖籍所’這裡的書籍,因為不涉機密,除了在籍官奴隸之外,一般的平民,甚至某些大族巨室的奴婢僕從,只要自己識得文字的,也一樣可以到這裡借閱書籍,限制很少,因此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紛至沓來,品流比較雜亂。

在‘圖籍所’這裡當差的人,做事就得擔著幾分小心,謹慎的注意著某些可能值得注意的人,也算是一個耳報神吧。當然願意到這裡看書的人,絕大多數都是有心讀書上進的人,能夠讓圖籍所的人悄悄記上一筆,那也是他們的運氣,這也是一種資歷,說不定哪天就能讓他們因此而直上青雲。

章蓴與同僚換班完畢後,依著向來的習慣,吩咐手下做事的‘試官吏’守在抄書閣的簽押房,自帶著跟前使喚的兩個小廝在閣裡四下巡視一番。

‘抄書閣’與圖籍所所屬的其他樓閣屋宇一樣,完全是磚石構造,沒有使用一根木頭,這是出於防範水火災害的需要。整個抄書閣看起來就象一座三層高的堅固堡壘,雖然土木營造大師已經儘量建造得美觀,但仍然給人以一種森然厚實的壓迫感——在久經戰陣的章蓴眼中,圖籍所就是一處巨大的堡壘,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依託它的堅固厚實,抗擊數倍於己方的敵軍。

一層一層的各處細細檢視,章蓴就好象老貓一般,行走間點塵不驚,舉步時悄無聲息,而他身邊使喚的小廝,也跟了他兩年,縱躍飛騰術已經練到了相當火候,行動之間也是落靴無聲。

轉到二層的乙字大房,章蓴本想走進去看一眼,不合聽到隔鄰的丁字大房內正有兩個人刻意壓低聲音,悄悄說著閒談——貼磚包鐵皮的房門在白天都是敞開的,章蓴又耳識敏銳,那丁字房中之人雖是小聲的說話,也難避開他的耳朵。

“啊,那個人也會讀《中庸》、《大學》這樣的書 ?'87book'”一個嫵媚的女聲,以大為驚奇的語氣追問著她的同伴。

“是真的。”一個清冷的女聲小聲答道,“吶,你看這本手抄的《〈中庸〉義理新探》,扉頁上有‘幽篁裡主人’‘著作’等字樣,就是那個人的別號,只是知道的人不多罷了。後面書跋上先後留了名號‘恭錄’、‘敬錄’的就有十餘人,我手上這本其實已經是副本的副本,是籍貫陝西蘭州府的一個叫‘黃泰’的吏士,轉抄出來的副本,他在書跋中隱晦暗示了‘幽篁裡主人’的真正身份,大概是不會錯的。這個黃泰,原先的身份是稅務巡檢局偵緝處稽查隊的密探頭目,已經得到證實了。”

倏然止步的章蓴,這時就聽到了細微的‘沙沙’之聲,顯然是其中一人在快速翻動書頁。

稍頃,那個嫵媚的女聲輕聲說道:“原來是掛羊頭賣狗肉!這哪是對儒學義理的探究啊,嗯,—至少不全是。

……你看這裡,這段,不僅涉及了形而上的深奧理法,其間更是深入淺出細述了吐納養氣入手的訣竅,錘鍊心靈元神的法門,這一節還敘述了種種修養心得和修行次第,闡幽發微,這,這簡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