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眼線,回報說皇上起居如常啊,既然皇上仍然可以理政,沒理由情形這麼詭異啊。”

楊羅雖然執掌雪隼堂,掌握著在帝國北方的諜報大權,但畢竟出身草野,對朝廷政治爭拗的微妙曲折,不象雷瑾這種出身豪強大族的世家公子那麼體會深入,因此頗有些不解的問道,“再說,喬行簡不是忠誠於皇帝的嗎?他怎肯容忍宦官夥同后妃、道士們暗中侵奪君權,而不置一詞?”

“喬行簡是忠誠於皇帝沒錯,如果今上有日龍馭上賓,他還必定會忠誠於新帝。問題是如果今上只是有些病恙而不能理政,司禮監從中弄權專政,這些無法面奏皇帝的外臣根本不知道內情,即使知道也沒有辦法。”

雷瑾條分縷析地解釋這裡面的門道,說道:“而且內閣與六部互相爭奪權力,臺諫官又與行政官互相攻訐,糾纏於朋黨之間的是非利害,陷入黨爭漩渦不可自拔,這也是由來已久,朝野俱知的就有所謂的齊黨、楚黨、浙黨,後來還加上東林黨。

外廷朝臣們或爭權奪利,或為一己的意氣之爭,自己鬧內訌,這本身就給了宦官們弄權專政的大好機會,光宗、熹宗朝的太監韋仲賢就是這樣權傾朝野的;

另外內廷宦官們雖然各有派系,但比起爭鬥不休的朝臣們來說,本來就要齊心得多,再則宦官們的內鬥,居然讓展妃漁翁得利的暗中掌握了內廷大局,這又是皇朝數百年未有之事,象張保、陳準這些司禮監太監權力雖大,也不得不和展妃結成利害同盟,互相庇護支援。

因此,只要皇帝不駕崩,譬如中風或者僅僅是神志不清,迷迷糊糊,他們這個利害同盟就能夠牢牢把持朝廷大權。

現在這種紛亂的形勢,就是喬行簡也不敢冒然沾手,只有保持緘默,因為他的顧慮實在太多,有太多顧慮的人,行事往往總是縛手縛腳,這也不敢,那也不行,無論他多麼精明睿智都是如此。

再說,喬行簡沒有自己的秘諜,他保持緘默僅僅是出於他本能的政治直覺——文官會帶兵,能打仗,原本就是很危險的,最好事事謹慎為妙,最好是平時多娶幾個美妾,沒事多喝酒,多蓄田莊院宅,貪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