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6部分

‘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的地主也很是不少,相當之踴躍。

這個‘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其實就是四川地方當局,在事前為了儘量消除田主、地主的顧慮而預先就作出的安排。

以小弟之見,如果四川一開始完全以官辦商社、官辦礦場的銀股來支付地價銀,即使當局強令贖買私人田地,怕是也沒有多少地主會起而響應,但是現在當局將兩者捆綁在一起發售,儘可能的減少了售地地主的後顧之憂,再加上平虜侯府和西北幕府的信譽向來不錯,四川一帶踴躍賣地的地主也相當不少了。 ”

“原來如此,聽君一席話,令人茅塞頓開。 卻不知這‘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 一年出息幾何?楊兄可有購買?”楊青地這幾位世交故舊至此已經對‘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有所瞭解,便又笑著問道。

楊青等人雖是孔孟儒士,現在倒也並不忌諱‘利’之一字。 有道是,士不言利,道不可久。 方今四海之內,重商縱慾之風薰染已久,許多儒士早已不再恥於言利,而諸派儒學中地‘義’‘利’之辨也有了新的闡釋和發見。 不少儒士便如商人一般,見面即問‘獲利幾何?’‘出息幾多?’,也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地事情。

“一年的出息,比四川地方‘上田’的收租要稍微高一些。 吾家也賣了一些田地以換購這種贖買券和官辦商社的銀股,但是吾家田土不多。 所以也有限得很。 至於吾家在西域取得地田地,因為期限未到,暫時也還不能賣給官府,現下亦只能作臨淵羨魚之嘆了!”

楊青笑著答道。

“哈哈,楊兄此舉,可謂是‘但將萬字平戎策,都且換作公家契約書’了!”

“慚愧。 慚愧……”

……

*

畫苔藤杖細,踏石筍鞋輕。

行商打扮的楊青手柱赤藤杖緣山而進。 他的身後兩名健僕隨行。 其中一個僕從肩荷山藤杖,挑著一行三人的行李;另外一個僕從揹著一個相當大的藤編揹簍,手上亦是柱著一條山藤杖,杖腳鑲嵌的銅套鋼釺子閃著幽幽的光澤。

雲貴巴蜀之地,各種藤材質地堅韌,是制器作具地良材之一。 舉凡桌、椅、凳、床等日用什物,乃至餐食具、茶酒器等。 多有以藤、漆等材料製作日常用器者。 譬如天下聞名的筇竹杖、靈壽木杖和赤藤杖,便有兩種出自雲貴巴蜀之地。 而產自雲南之境地赤藤杖,剛柔相濟,輕便耐用,不但是年老之人的鐘愛之物,也是文人雅士顯示其俊雅風姿、悠閒氣度的物件,所謂‘朱藤朱藤,溫如紅玉。 直如朱繩。 自我得爾以為杖,大有裨於股肱!’,詩人騷客溢於言表的得意之情赫然如在眼前。 儒士楊青,雖已仕宦為官數年,卻也至今不改其文雅的儒士做派,因之這文人儒士們喜愛的赤藤杖自然是隨身攜行。 哪怕他此行可能會有兇險不測,也難以令他斷然割捨此物。 話說,西北治下類似楊青這樣入仕為官的儒生不乏其人。 他們熱衷於事業和功名,與‘士林清流’一派儒生慣常以清高耿介剛正不阿自許地性情自然大不相類,亦與從儒家陽明心學流派中分化而出的泰州學派儒士那種布衣傲視公侯,赤手敢縛龍蛇,隱隱與當權柄政者對立乃至對抗的儒俠做派大相徑庭。

與楊青的情形相類似,以入世來踐行自身學術的這一類儒生,他們投身於洶湧時代的驚濤駭浪當中,自動自發的踐言力行。 力圖實現他們內心的抱負。 無論窮達顯貴。 他們這些人地內心深處都湧動著一股子匡國濟世的熱誠,渴望為國效力。 建萬世之功業,樹不朽之聲望。 因此西北的儒士,放眼天下,關心國是者,有之;評論時政,為民請命者,有之;興辦工商,以儒商自命者,有之;為人師表,致力於文教者,有之;熱心公益,傾力造福桑梓者,亦有之;他們當中更不乏投筆從戎者,入仕為官者,這一類儒士雖不敢說比比皆是,但數量也是極為可觀的。

這些西北儒士,雖然有著滿腔的書生意氣,但更多的則是激昂向上地熱誠、渴望和一展胸中抱負的雄心壯志。

“學得文武藝,報與帝王家”,當他們得到當局柄政者的‘認可’,擁有了施展自身才能的真正‘用武之地’之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士為知己者死’的上古遺風,也就有意無意的成為他們奉行不悖的座右銘,即是所謂‘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是也。

楊青即是如此。

從長安啟程之時,還是炎炎夏日,等他跋涉劍閣,翻越蜀道,風塵僕僕回到蜀中成都之際,已是將近入秋了。

長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