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欣喜若狂,心曠神怡,心裡煞是高興,嘴裡哼著《竇蛾冤》一步三跳地往那對面山坡奔去。
寧繞道十里平地,不爬一里山路。這山路爬坡下崖,絆絆磕磕,怪石林立,陡峭崎嶇。當他左轉右彎來到夾狐狸的山坡上時,在他眼前的卻是一位很老的老嫗。只見那位老嫗被木夾子夾住了雙腳,鮮血從腳脖子上流了下來,大概天冷時間長,那血跡有些發暗,但新的血液象是還在流淌不止。光棍子心腸好,沒那麼多鬼頭蛤蟆眼的鬼心眼。有道是:人老實,心眼好,三分痴。光棍子也不尋思,這山前山後的沒人家,陡峭的山壁上年輕獵人爬上爬下的都費事,狩獵人下套子,下夾板的地方,哪來的老太太?他顧不得去多想,見夾板傷了人,先救人要緊。立馬找來樹棍把夾子橇開,看著老太太雙腳傷得挺重,隨便問了一句道:“老人家你怎麼一個人跑到這裡來了?”老嫗道:“這不,孩子他爹病了,兒子上山來挖藥,我怕有些藥他不認得,所以出來尋他,告訴他,誰知被這夾板打著了,唉!”老嫗說完嘆了口氣。
光棍子見老嫗不能行走,便背起她問她回家的路,然後向山下走去。說來也怪,光棍子揹著老嫗行走如飛,那溝溝坎坎,嶙峋怪石他一越而過,如同草上飛。只聽耳邊呼呼的風聲,他還以為自己是在逆風行走。不多時他揹著老嫗就來到了鎮上,找尋了個藥鋪子,坐堂郎中給老嫗看了傷,把雙腳都上了藥。告訴老嫗傷筋動骨一百天,得慢慢養療,天冷不能把傷腳凍了。當讓他倆交錢時,光棍子傻了眼,他窮得吃了上頓沒下頓,家裡窮得叮噹響,哪來的錢給老嫗付藥費?有錢在家裡的熱炕頭上喝著個小酒,暖暖和和地過冬天,誰還跑到這嶗山裡頭來狩獵?當時光棍子就支支吾吾地道:“我,我……”他想起了自己身上的這件破棉襖,棉襖雖破但能禦寒,好歹還不值個三倆的。於是他把破棉襖脫了下來,放在坐堂醫的長條書案上,道:“先生,我家裡確實沒有錢,這破棉襖能摺合幾個算幾個,如若不夠,差多少?來年春天我到嶗山裡打了獵換了錢再來還你,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坐堂醫坐在那裡愣了,他看那老嫗穿戴得不錯,不象是個窮家付不起藥費的主兒。眼前的這位漢子脫棉襖頂藥費,這十冬臘月的他怎麼過?再說這草藥也不值什麼錢,開百草堂,坐診行醫為的就是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名揚天下,這是行醫者的座右銘。行醫行善,普濟天下,替天行道這是做人的根本,總不能治好一個老嫗,凍壞一個壯漢。那叫缺少醫德,害人庸醫。坐堂醫對光棍子道:“漢子,你雖然壯實,但也抵不住這十冬臘月得冷天,這棉襖權且算我的,先寄在你身上。來年春天冰雪融化,春暖花開,萬物盛出,那時你能活動開來,掙了錢再把這饑荒還上,你看行不?”
光棍子當然滿意了,哪有不行之理,滿口應承道:“行,行!”光棍子為人太實,其別人早就趁機溜了,他不,他沒有,他反而覺得過意不去,站在那裡兩手在自己身上摸索,想摸出點值錢的東西來作為抵押,好等有了錢再來贖回,以示自己的誠信。然而他窮得早已身無分文,他摸來摸去也沒摸出個所以然來。坐堂醫看出了他的心思,道:“漢子,別掏了,你心誠就行,心誠則靈。人心誠了幹什麼事都靈驗,背上你的老母回家去吧!”光棍子無話可說,只得道了謝,背上老嫗出門來。
這時天已暗下來,十冬臘月的傍晚可想而知,滴水成冰啊!光棍子聽坐堂醫說老嫗的腳怕凍,是啊!大冷的天好腳都能凍壞,何況這受過傷的腳。光棍子心想:救人救到底,不能半途而廢,醫生給治好了,又被凍壞了,到頭來還是我之過。他想到這裡放下老嫗,脫下棉襖把老嫗的雙腳包了起來,然後背起老嫗便走。奇怪的是光棍子並沒感覺到寒冷,他覺得全身熱乎乎的,象是進了六月天,那刺骨的西北風象是立秋後得小北風,讓他感覺到了絲絲得爽意。他並沒感覺到事情得蹺蹊,反而問老嫗這是怎麼回事?老嫗回答說:“你這是發善心做好事,感動了上蒼,老天爺在保佑你。”老嫗又道:“為人得心實,不能長彎鉤心眼。做人不能貪,人不怕窮,就怕心不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事為了尋報應得好處,往往得不到。善舉做多了,有人會湧泉相報。”
光棍子與老嫗說著話,在嶙峋得怪石中,在崎嶇的山路上,如同在春暖花開的庭院蹊徑中漫步。老嫗在他的背上,他一點也沒覺出累,反而他更加心情舒暢,心曠神怡。半夜時分他揹著老嫗來到了山腰的一座庭院前,這座山是他常來打獵的地方,但他從來沒見過這裡有過這麼大的一座莊園,他並不奇怪,以為是自己夜間看錯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