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董卓一死他就立馬回到長安,想必是想借此機會重回朝堂任職,故跑來敘舊……也罷,朝中正是用人之際,子幹也頗有才能,給他一個機會便是。”
王允長身而起,嘴角微揚,一抹嘲諷之色躍然臉上,對進來報信的家僕道:“盧植乃海內名士,士之楷模,國之棟樑,與他一見倒也沒有什麼,但那個鳳翔城主鄭阿牛也報進來作什麼。一名小小的異人領主,即使有官職在身,偶爾在與那些流寇的戰爭中贏了幾場,又有何資格與我等會面?”
天下第一城的赫赫威名,王允根本不屑一顧。
洛陽戰役結束後鳳翔兵臨南陽城下,但那次畢竟只是象徵性地施壓,並沒有真的打起來;公孫瓚與烏桓聯軍的對決。鳳翔也只是小小地配角;特別領地龍飛城的存在是鳳翔最大地機密之一,王允無從知道龍飛打退了韓遂軍的全力進攻。在他的記憶中。鳳翔除了能欺負下別的玩家領地,就只能在黃巾軍的身上找到自尊了,名不副實。
鳳翔此前確實是在與黃巾軍地不斷戰鬥中成長起來的,鳳翔地發展史上,與黃巾軍戰鬥不斷。客觀地講。鳳翔取得的戰果喜人,尤其是血色洛陽一役。鳳翔鐵軍之名傳遍全國,令許多諸侯都不敢小覬。偏偏王允最看不起的部隊就是黃巾軍——這位先生當年與皇甫嵩共同受降過數十萬黃巾,黃巾軍精銳部隊的戰鬥力如何,他並未親身體驗過。
因此,王允還真沒有把阿牛放在眼裡。
如果某城主知道自己在王允心目中的形象竟是如此不堪。真不知會作何感想。
家僕趕緊低頭稟明,“那鄭阿牛乃是與盧植聯袂而來……
“唔。你這樣一說我倒記起來了,盧植被罷官後似乎便已定居在鳳翔城,他能出任洛陽太守,正是因為鄭阿牛地原因……請他們進來吧。”
尚書府會客室,盧植和阿牛見到了王允。
盧植到長安的時間比某城主早了兩天,來到長安後,他並沒有立即找王允求情,而是先找到了馬日蟬、士孫瑞等人,探聽他們對蔡邕下獄一事地看法,並請這些與王允較為親密的朝中重臣相助。不得不承認。盧植在朝中的影響力仍在。且蔡邕入獄也頗有些冤枉,許多人都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願意仗義執言的官員不在少數。
這兩天裡,幾乎每一天都有二十餘位朝中官員為蔡邕說情,營救行動看起來聲勢浩大,卻根本沒看到多少效果。到現在為止,蔡邕依然被關押在大牢裡,盧植想進去探視一下都未能如願。
其原因便在於,總領朝政的王允,嚴懲蔡邕的態度無比堅決!
王允不點頭,想讓蔡邕脫罪無疑是妄想!
其實救友心切的盧植昨天就想到王允的尚書府求見,之所以多拖了一天,便是在等阿牛趕到,別的不說,阿牛手中那幾份關東諸侯地進言書多少有點份量。盧植和阿牛都明白,親自找王允說情地事情只有一次機會,手裡多些籌碼總是好的。王允和某城主打過招呼後,便好象阿牛突然人間蒸發一般,只顧著和盧植寒暄,某城主對自己受到冷落也毫不在意,便好整以暇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自從在龍飛見識過諸侯部隊地驚人實力後,阿牛再也不敢拿自己太當回事,王允這樣的實權派人物,現在是不宜得罪的。
兩位歷史人物說了一通毫無營養的廢話之後,盧植終於進入正題。
“這次回到長安實有一事相求,還望子師(王允字)成全。”
見盧植神情緊張,王允還以為他終於忍不住要為自己的前程相求,拈鬚一笑,灑然道:“昔日董卓挾威欲行廢立之事,滿朝文武皆不敢言,唯子幹不顧生死,直言不諱,幾乎因此而喪命,從子幹被罷免離京,到如今已近三載,回想起前塵往事,已恍如隔世。若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子幹但說無妨。”
王允的話語中也有著那麼一股子真誠,盧植大喜過望之下,起身肅立道:“前幾日伯喈因無意中發出驚呼獲罪下獄,我與蔡伯喈相交多年素知其為人,此事必是一場誤會,還望子師明查,寬恕伯喈無心之失。”
說罷,盧植深深一禮。
王允面上笑容一斂,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貌似自己有些先入為主了,竟忘了蔡邕與盧植的深厚情誼。盧植這麼急著趕到長安,並非為了向自己求官,而是為了救好友蔡邕!
這些天,已經有很多朝中官員就蔡邕的事情向王允進言,王允早已不勝其擾。今天他本以為又能為朝廷引進一位文武雙全的賢才,卻不料盧植竟然也是為蔡邕說情,為何他們都不理解自己堅持要殺蔡邕的用心?
一股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