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吞下了苦果!
張三不良於行,博古城地部隊根本無法攻破守軍的防線!
再次損失了兩千餘名士兵後,無敵東子只得不甘地撤退。這是博古城首次宣戰後未能攻破對手的城池。最重要地是,這次失敗來得太不合時宜,不但破除了博古城的神話,還沉重打擊了博古城的聲譽。
四個領地的成功經驗向世人表明,博古城的攻擊並非不可能守住,他們並非無敵的存在。哪怕張三和張寧同時出手地情況下,也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機會!
沒有人甘心忍受盤剝,有壓迫就有反抗!
四個一級城市聯手就能守住博古城的進攻,那麼防禦力和軍力更加強大的二級城市,保住領地豈不是更有希望?
這個發現,極大地振奮了受博古城壓迫的領主信心,就如同荒原上的一點火星,漸有燎原之勢,更多的人蠢蠢欲動。但是。大家也明白。博古城的失敗並非因為其實力不濟,這一次受挫。除了四個領地戮力同心堅持到底,還因為博古城對困難的估計不足。
熟悉無敵東子地人都知道,這件事情不可能就這麼算了,博古還會捲土重來。正所謂“虎死威不倒”,何況博古城地實力並未大損,許多領主仍明智地繼續觀望,這也給了無敵東子喘息之機。
博古城重整旗鼓的速度比很多人想象中都要快,就在戰爭結束後地第三天,博古城再次宣戰,目標仍是上一次未能攻下的領地。這是一個強烈的訊號,無敵東子的行動表明,博古城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
第二次宣戰,無敵東子勢在必得,三天的交戰準備期過後,張三的傷勢將會痊癒,而張寧也可以再次施展妖術,博古城將可以最強狀態出戰。這些並不足以保證博古城的勝利,無敵東子還另有殺著。
聯手對博古城說“不”的四個一級城市,另外三位領主也同時被宣戰!
宣戰者,是已經被博古城“征服”的三個二級城市,他們的實力明顯強於對手。四領地同盟,同時被宣戰,意味著戰鬥會在同一時間展開,四領地同盟很難象從前那樣,合兵一處共抗博古城,攻城時的壓力會明顯減輕。只是一個一級城市的實力,不可能扛住博古城的進攻!
無敵東子並不指望這三個附庸領主會全力以赴地幫博古城“鎮壓起義”,同是天涯淪落人,將屠刀揮向受苦受難的同志非常不道德,只要他們能夠牽制住對手的兵力就足夠了。那三個附庸領地的宣戰費用,都是由博古城負擔。
這還不是博古城付出的最大代價。
要讓這三個附庸領地成為博古城的幫兇,心甘情願地揹負罵名並不容易,當那三位領主得知無敵東子要他們出兵時,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為了避免他們陽奉陰違,壞了博古城的大事,無敵東子一咬牙,作出了一個令人瞪目的決定:如果附庸領地在此戰中攻破對手城池並使其滅亡,博古城願意放棄在該附庸領地的利益(放棄殖民地,稅收等),雙方的關係由“主從關係”改變為完全平等的“夥伴關係”。
為了贏得勝利,無敵東子也算是下了血本!
儘管大家都知道,二級城市攻破一級城市的機率不太高,很可能只是白忙活一場,但這樣的條件,三個附庸領地根本無法拒絕。重獲自由的機會,稍縱即逝,他們不可能浪費,三個附庸領地都全力以赴,心甘情願地被無敵東子當槍使。
“反正就這一次,幹完這一票,以前簽訂的不平等協議就作廢,老子也算是重獲新生了!”在博古城及其幫兇的強勢反撲之下,四領地同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分裂,被博古城宣戰的領主心急如焚,試圖說服另外三位夥伴“認清形勢,無敵東子的主攻目標肯定是我這裡,我玩完了你們也跑不掉”,但另外三位領主顯然更重視迫在眉睫的威脅,如果因為守城兵力太少被二級城市攻滅,後悔都來不及了。
此消彼長之下,戰鬥還沒打響,勝負已分。
戰鬥再一次打響時,博古城以摧枯拉朽之勢,粉碎了守軍的抵抗意志。張寧的妖術一放完,張三就領著部隊衝了上去,從登上城牆那一刻算起不到半個時辰,該領地覆沒!
三個附庸領地也跟見了殺父仇人似的,託友好的玩家勢力幫忙看守城池,領主親自率著所有部隊出戰。
開戰之前,在面對“為什麼要助紂為虐,淪為博古城走狗”的質問時,一位附庸領主無比遺憾地向對手說道:“我對兄弟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兄弟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啊,不把你滅掉,我就無法獲得自由,還不知會被剝削到什麼時候。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反正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