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城的鎮壓行動並不順利,那四個聯手反抗博古城盤剝的一級城市,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默契,四個領地結成了同盟。共同進退。被博古城宣戰的那個領地,集聚了四個領地共計一萬四千人的兵力,據城而守,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任由這個領地被攻破,其他人的末日很快就會來臨。
一級城市地兵力上限是五千人,除了當事領地的五千部隊之外,另外三個領地分別派出了三千人,這已經是他們最大兵力的六成。事實上,四個反抗博古城“暴政”的領地。根本沒有能力讓領地長期保持滿兵力,但是他們現在別無選擇。
三天的準備期一過,博古城很快發起了進攻。
博古城沒有諸侯勢力那樣的攻城器械。只能使用簡單的雲梯和衝城木,不過一級城市的城牆防禦能力也不怎麼樣。博古城大軍通常都是兵不血刃地達到目的,但還是拔過一些不聽話的刺頭領地,他們有相當豐富地攻城戰經驗,並且總結出了以最少損失取得勝利的規律:只要張三衝上城牆,將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博古城的勝利!
但是。這個規律第一次失效。
以前被博古城攻下地領地都是孤軍奮戰,軍士的能力根本無法與久經戰陣且得到張三屬性加成的博古城部隊相比,這才使得博古城大軍在司隸橫行無忌所向披靡。這一次不同,四個領地的一萬四千人部隊,使得守軍有足夠的兵力用於守城,再非被張三大殺一通就無以為繼的狀況。
退後一步即是死所,又有城牆可守,四個領地地聯軍人多勢眾,遠勝過博古城出動的五千部隊。守軍的抵抗異常英勇。從涼州回來後傷勢未愈的張三。雖然鼓起餘勇殺上城牆,但在守軍不計代價、前仆後繼的猛攻下。博古城的其它將士根本無法在城頭站穩腳跟,張三堅持了六分鐘,殺死兩百餘守軍士兵後,不得不黯然後退。
撤退的時候,張三又傷上加傷,被射中了大腿,不良於行!
由於張三未能開啟局面,博古城的將士幾乎一直處於仰攻城牆的不利形勢之下,攻擊只持續了不到兩個時辰就陣亡了一千五百餘人,再打下去,即使博古城地部隊全部交待在這裡,也不可能攻下面前這座城池。
張三不得不停了下來。
隨軍出征地冒險玩家將戰況告知了無敵東子,博古城主立刻決定親率五千援軍助戰。無敵東子明白,如果打不下這四個膽敢挑戰自己權威的領地,博古城在司隸地霸主地位必然搖搖欲墜,苦心經營的“博古帝國”也多半不保,關鍵時刻,無敵東子不敢託大。
要想保持博古城的強勢地位,就必須擊破這四個城市!
要擊破這四個城市,就必須先擊破第一個對手,只要能將重兵把守的第一個城市擊破,四城聯軍計程車氣和實力必然大受打擊,消滅後面的三個城市易如反掌!
隨同他增援張三的,還有神秘的張二孃。
在銀石城驚豔亮相的張二孃,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一番施為之後,城頭上的守軍一片混亂。就是在這一戰裡,被攻擊型妖術殺死的冒險玩家揭露了一個秘密:張二孃的真實身份得到了證實——確是張寧無疑!
張寧的妖術為博古城的攻城部隊創造了極佳的攻擊條件,用妖術召喚出來的豆兵雖然戰力強悍,但豆兵根本不懂爬梯登牆,守軍也不會給她將豆子撒到城頭上的機會,除非城門被攻破落(或者砍破石制城牆,幾乎不可能做到),它們在這樣的攻城戰中幾乎沒有用武之地。正因如此,奪城的重任只得落在了博古城部隊的身上。
博古大軍趁著城頭守軍士氣低落、陷於混亂中的機會,紛紛登城而戰,無敵東子一度認為。勝利已唾手可得。
他低估了對手地智慧。
涼州銀石城一戰,張寧的表現就引起了玩家們地關注。會使用妖法的實在太強了點,這次“造反”的四位領主自然也不例外,這關係到他們領地的生死存亡。研究過銀石城的戰鬥錄影後,四位領主發現,可能施術時對精神力的消耗較大,張寧使用妖術後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能繼續施術,只要頂住第一波妖術即大有勝算。並制訂出了相應地辦法。
他們的方法就是,將守城部隊分成四股,只須一股部隊的兵力就足以守住城牆防線,在張寧作法後,把受到妖術影響的守城部隊換下去,換上未受影響的生力軍!
看到博古城的大軍吶喊著衝向城牆時,守軍很快完成了換防,雖然剛上城的部隊多少也會受到妖術的影響,但比那些受害頗深的守軍相比,戰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正是這樣的佈置。讓無敵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