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多多少少的起一些作用。
看完了這些,我心中有數了,讓唐雲馨和徐平加速前進就行了,沒有多少危險。將三個人身上綁上繩子,只要其中一個人有危險那麼其餘的兩個人就能救起來,這樣路上就快多了。雖然從三岔峽到鏡兒崖從地圖上看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但是俗話說望山跑死馬。我們雖然不是望山而跑,但是這蜿蜒曲折的河谷就很不給我們面子了。也忘記了是哪位詩人說的了,好像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蜀道難》,說的這太白山的古棧道: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還有一句是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我感覺這後一句形容我們走的這條古棧道最為貼切了,真是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條棧道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前一步感覺還踩在後一個人的頭頂上,後一步已經是被後面的人踩在頭頂上了。走了一上午才走了一半多一點,只能在站到上面休息吃了點袋裝的速食品。
在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三個人終於走下了這段棧道,到了鏡兒崖下面。終於知道為什麼叫鏡兒崖了,這是一段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估計這座峭壁上在以前是有瀑布長時間沖刷,所以很光滑,像一面巨大的鏡子被放在了山間。
在崖壁的下面有很多石刻,但是經過風吹日曬已經很模糊了,還有一些被很多青苔覆蓋。我叫過唐雲馨幫忙看看這上面刻的是什麼,讓徐平幫忙剷除了石刻上面的青苔。三個人卸下包將石刻下面雜草和石刻上面青苔都收拾掉,這裡上面的內容大體就展現在我們眼前。
“這似乎是帝王的出巡圖啊。”唐雲馨張大了嘴巴。
“你怎麼知道這是帝王出巡圖呀?”我摸著下巴饒有興趣的盯著唐雲馨,這位唐家的大小姐是學理工出身的,本來我以為她對古時的禮儀知之甚少。
唐雲馨白了我一眼:“不要用那種看不起人的眼光看我,我好歹也是世家出身。我的曾祖父唐金雲和你的曾祖父李敬堂可都是哈佛大學考古歷史系的同學,我再怎麼著也會讀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的。《尚書》中說過,天子出行,八馬駕車,諸侯為六馬,卿大夫為四馬,士為兩馬。這上面這個人就是坐在八匹馬拉的馬車上,應該是一位帝王了。”
徐平不是做這個的,問我:“靠八匹馬就能知道這上面刻的是一個皇帝呀?”
我看了看石刻上面的內容,對徐平說:“雲馨說的沒錯,古時只有天子才能乘著八匹馬辣的車出行,《穆天子傳》中的穆天子周穆王就是駕駛這八匹千里寶馬良駒去崑崙山拜訪西王母的。”
我指了指這個馬車後面的一些圖案說:“還有,你看這後面,這些人手裡拿著儀仗,一共十八對,分別是斧鉞錘瓜之類的,這些都是皇帝出行的最高禮儀。而且你看這輛馬車上面的傘蓋,上面的瓔珞似乎是五重,也是象徵著九五之尊,所以這必定帝王出巡了。我想我們走的沒錯,那座長生府就在這裡面,而且秦始皇也一定來過。”
“你怎麼知道這裡面的人一定是秦始皇!”徐平問我。
“這好辦,看看這石刻裡面人物的服飾。秦始皇的貼身衛隊叫做秦驍虎賁,後世管這種軍隊叫做御林軍或者是羽林軍。他們的頭盔上都插著一根毛,這些衛隊就像現在中央警衛團,專門保衛皇帝和宮室的安全,是最精銳的部隊。他的虎賁軍有一個歷朝歷代都沒有的特點,秦始皇的虎賁勇士都帶著一張面具,是看不到臉的。你看看這上面的虎賁軍,是不是都沒有像其他的人把臉部雕刻出來。”我指著其中的一些石刻對徐平說。
“唉,還真是,都沒有臉。難道不是風吹日曬的,給弄沒的。”徐平湊上去看。
我給氣樂了:“哪有風雨專門只把衛隊的臉給吹沒得,這些侍從和大臣們的臉不是還能隱隱約約的看出來嗎!”
“冰陽說的沒錯,這裡秦始皇的確來過。你們看看這裡,說的很明白!唐雲馨將最邊上的一叢灌木拿工兵剷剷去。
我和徐平走到那邊,上面似乎是原來刻著一篇文章來著,但是後來被破壞的只剩下幾個字能夠辨認了。其中有幾個字是“始皇臨”,果然秦始皇到過這裡。這些字是正宗的秦小篆,不是後世偽造的刻上去的。
我轉過身來看到對面就是一個山谷入口,但是已經被山洪衝出來的巨石滾木泥沙天的滿滿的,石塊還不時往下滾。山谷入口很窄,兩面的山都很陡峭,兩邊的山石似乎都被雕刻過,像是一座巨大石門的門框。我走進了看了看,的確,這上面有的竟然利用岩石的形狀雕刻成了人物之類的,不過因為時間太就遠了,都已經模糊的看不出來了。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