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人呢,苦口婆心地勸說沒有用,他們有屬於自己的一套世界觀,是不會因為幾句勸說而輕易改變的。如果硬要糾正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反倒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最好的,也就是理解他們了。他的父母朋友不能,我就能。”
看到郭品驥洋洋得意的樣子。徐起陽也有了好奇心:
“你怎麼理解他?”
郭品驥不答反問:
“你覺得,像這樣的人,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
徐起陽略思忖了一下,試探地答道:
“他們想要……別人的尊重?還是讓別人無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郭品驥搖了搖手,說:
“不是。他們不是傻子,他們知道,環境不能改變,可他們自己也不想改變,只能這麼不好不壞地混著……但他們內心深處都有著隱秘的渴望,渴望成為正常人。不管他們的外表怎麼強硬,可他們的內心是明白這個世界的生存準則的,像他們這樣,往小了說叫‘不會來事兒’,往大了說就是‘不堪大用’。”
面對徐起陽的沉思,郭品驥繼續侃侃而談:
“起陽,你想想,假如你是一個情感淡漠症患者,你的母親不管對你多好,你也體察不到她的愛意,即使你在理智上明白,她真的對你很好,可是你在感情上就是無動於衷,你是什麼感受?再比如說,你的很重要的朋友去世了……抱歉我就是打個比方你別當真啊……你的很重要的朋友去世了,你明明知道你們倆是鐵桿哥們兒,如果他死了,你就再沒有別的朋友了,可是你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悲傷,哭都哭不出來。”
郭品驥很細緻地為徐起陽描述著那樣的場景,徐起陽也不知不覺地在郭品驥頗有迷惑魅力的聲音裡,擬想起那幅畫面,不由地不寒而慄。
而那廂郭品驥仍在舉例:
“……我們再沿著剛才所舉的那個例子發散思維下去哈,在你最好朋友的葬禮上,你被邀請了,所有的人都在大放哀聲,都在哭泣,可是隻有你面無表情地站在朋友的棺材前,面對著朋友的黑白遺像,明白自己這個時候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