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1部分

這時候的林嬌,幾乎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應急機制,脫口就把郭品驥編織的謊言說了出來。

十五年前的雨夜,古老闆用一種極度殘酷的、像是被鬼魅附身了的方式自殺了。

荒謬嗎?看起來很荒謬,但是人心最易被謊言欺騙,因為人總是覺得,生活本就是荒謬一場,所以發生再離奇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客人走了之後,林姨發了很長時間的呆。

第二年的夏天,讓林嬌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幾個人不約而同地又來了,甚至連喬海能和紀寧寧都來了。

喬海能和紀寧寧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看望那個已經在古家旅館被安頓下來的嬰兒,而是為了某種讓他們自己來說都說不清楚的目的。

郭品驥則是一如既往的活潑,帶著沉默的吳曉楓和朱時旺,跟老熟人似的,和林嬌打著招呼:

“林姨,小月還好嗎?”

林嬌沉默地看著這個笑容滿面的大男孩,覺得這個人,奇怪又可怕。

他還是如此熱衷於演戲。

可所有的人,就被他的並不怎麼高明的演技這麼騙了過去。

等到所有的人都到齊後,郭品驥找了個機會,把大家集合在前廳,興致勃勃地討論起去年發生在這裡的、“古老闆自殺”的案子。

沒有人接話,可也沒有人離開,他們原封不動地聽郭品驥又把去年撒過的謊講了一遍。

這次的故事,細節更加完整,內容更加跌宕起伏,郭品驥講得眉飛色舞,倒像是在說書。

林嬌到現在都記得,郭品驥當時眼睛裡閃耀著的光,就像是一個邪教的主教在佈道一樣,虔誠到幾近狂熱。

當時的林嬌,不知道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彙,叫做洗腦。

還有一句俗語,謊言重複一千遍,便是真理。

第四十七節 謊言的力量

只不過在謊言一年又一年的機械重複中,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黎醫生,卻沒有再來。

在郭品驥編織的謊言中,黎醫生這個人被選擇性地漏掉了。

林嬌其實也覺得古怪,但更古怪的是,她張不開嘴去問郭品驥,也沒有別的人張嘴去問,所有的人都著了魔一般,任由郭品驥講述的故事將他們引匯入了一個與現實背道而馳的幻覺世界中。

關於這點,木梨子也可以理解。

在故事中,郭品驥抹去了黎醫生的存在,其實是在構成一種心理暗示,讓他們在無形中覺得,故事中古老闆突然變瘋,其實就是一個意外,一個鬼魅附體造成的意外。

當然,他們誰都不可能徹底忘卻黎朗這個人的存在,只是淡忘而已,讓他們在暗示中淡忘該淡忘的,記住該記住的。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謊言中,所有的人居然就這麼被騙了過去,哪怕那種血腥的記憶對他們來說是一輩子無法忘卻的夢魘,但在他們每個人的心裡,他們都選擇模糊了當事人的面容,只記得郭品驥所編織的荒謬的故事:

十五年前的雨夜,古老闆用一種極度殘酷的、像是被鬼魅附身了的方式自殺了。

那個人不是別人,不是古小月,而是古老闆。

至於他們每年都會來古家旅館裡集合,也是出於一種尋求認同感的需求,人們總是矛盾的,無法忍受記憶的模糊性,可又不願意去想起太過殘忍的記憶,所以就連喬海能和紀寧寧這樣的軟弱的人,也不得不強迫性地每年迴歸現場,再聽郭品驥把這個故事強化一遍。

過了兩年,六月份,郭品驥要出國了。

在出國前,他並沒有做出強制的規定。叫他們必須每年去古家旅館集合,但是即使在他走後,那種尋求認同感的慾望還是拉扯著這幫人,從天南海北迴到這個山中的小旅館。

有人的地方,就有一個小社會,一旦有小社會,就必定有這個社會中的主導者所制定的規則。

郭品驥定下的規則,從心理上把他們全然攫住了。

他們沒有一個是心志堅定的人,其實在十五年前的雨夜,郭品驥就已經支配了他們。

對自己的記憶產生了懷疑的人。就會將這種慣性延傳下去。甚至更願意相信一個和他們的切身利益無關的故事。即使聽起來它很荒謬,即使能意識到那是謊言。

郭品驥走了,他們仍在機械地執行這樣的規則。

在郭品驥走後的第二年,也是古老闆發瘋的第三個年頭。林嬌也開始習慣了這個謊言,哪怕有熟客問起古老闆的事情,她也能事無鉅細地把那些經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