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麼養成的。安想也能想到,那位常法醫的臉色肯定不怎麼好看。
在和老常交談過後,文煜走出了辦公室,躲到器材間,重新接起了電話:
“喂,姑奶奶,你是怎麼想的啊,發現現場的時候,垃圾桶裡根本沒有什麼垃圾,估計已經被晚上來收垃圾的人收掉了,他調查個什麼呀。他剛才還臭罵我一頓呢,怪我亂翻他的檔案。切,比我早來一年了不起啊……”
安的心猛地往下一沉,連“謝謝”都沒來得及說,就掛掉了電話。
在發現現場的時候,垃圾桶裡根本沒有垃圾!
那……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丟出來的?
第十七節 古怪的快遞(5000字長章 ~雙更第一彈~)
而且,在這堆垃圾中,最重要的證據,不是那牛奶盒和購物小票,而是在草稿紙上寫著的東西。
草稿紙上面畫著一幅圖,旁邊註解著一些文字,不細看的話,只會以為那只是一道再簡單不過的物理題。
江瓷的筆跡很有特點,她喜歡用鋼筆,字型也不像普通女生一般娟秀,而是剛健有力,如同男生的筆跡一樣,但細節處的處理又比男生要細膩一些,很好辨認。安可以確定,這些題,包括這幅圖,肯定出於江瓷的手筆。
紙上,畫著兩幢樓,樓間距在紙上也有細緻的標註,這幅圖要計算的是,如果把一個長1。73米的水泥塊用滑輪吊上樓,該採用什麼辦法,以及所需要的各項引數。
在這張紙上,江瓷詳細地利用了原題中給出的條件,設計出了一個裝置,先準備兩條長度足夠的繩子,其中的一條,記為繩子一號,以三棵長度為1。5米的樹為倚傍,把這條繩子圈在樹的根部位置,形成一個圓套,在繩子的收口處打一個可滑動的活結。
如果要把水泥塊吊起來,還需要另一個滑輪,安裝在一幢樓上,將繩子繞過滑輪,把繩子一直拉到另一幢樓的樓頂。
在另一幢樓的樓頂上,還另有一套裝置,在樓的邊緣位置,放置著另一塊質量和大小都遠遠大於1。73米的水泥塊,水泥塊用這條繩子先綁好,再用一個支架,支撐起來,把支架用另一條繩子拴好。這另外的水泥塊和另外的繩子分別記為水泥塊二號、繩子二號,方便記憶。
現在,裝置已經算是準備好了,只需要把繩子二號也拉到樓下。由實驗的執行者輕輕一拽,支架就會被扯斷或是被扯下來,失去了支架的支撐,水泥塊就會下落,重力加速度會拉動一號繩子,樹本身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再加上水泥塊的重力,原本拴在樹的外圍的繩圈就會向上拉起,並向內收縮,在收縮到樹的頂端後。繩子就會自動從樹尖勒到水泥塊上,藉助滑輪和大水泥塊的重力,水泥塊就會被繩子吊住。被向上拉起。
這個設計,看似平淡無奇,卻完全可以套用在江瓷家發生的殺人案上!
所有的一切,都無需更換,只需要把那1。73米的水泥塊。替換成瘦小的司昴,殺人案就完完全全可以成立了!
無論是這份草稿紙,還是有針孔的牛奶盒,還是購物小票,這些無一例外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證物,又為什麼會憑空出現在江瓷家門口?
她今天早上離去的時候。並沒看到什麼垃圾,而從文煜的口中,她知道。警方也沒在現場找到垃圾,那這袋垃圾,肯定是被某個神秘人物帶走了,過了兩天又送了回來……
這個神秘人,到底是誰。他想要幹什麼?
瞬間,一道靈光從她腦內閃過。這道靈光彷如一道電流,刺得她後背一陣發麻,直接從地上跳了起來。
江瀚靜家裡,好像就有幾個年輕的訪客。
難道是……他們中的某個人,就是兇手?
他藉著看望的機會,把這垃圾放到江瓷家門口,專門給前來調查的人提供線索?甚至不惜冒著暴露自己身份的風險?
這樣說來,這個兇手也太自信太膽大了吧?
不管這個推論合理不合理,安迅速把眼前的垃圾歸攏收拾了一下,塞入了垃圾袋,提著袋子朝樓下狂奔而去,因為跑得太急,在樓梯上還險些扭到了腳,但她已經顧不上了。
她衝到江瓷家門口,抬手就砸門。
開門的是江瀚靜,看見是安,她也一怔:
“怎麼了?又有什麼事?”
安沒回答江瀚靜的問題,向屋裡看去。
沙發上,坐著五個和江瓷龍熾年齡相仿的男生,聽到響動,紛紛朝門的方向看來,一瞬間,安身上集中了十來道目光,他們都被這個突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