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阿育王朝其它的領土則在同其他各國的協議中被瓜分:南哥魯邦和西哥魯邦劃歸大食帝國;北哥魯邦和喜馬凱爾邦劃歸大陸公國聯盟;
東哥魯邦由當地的王公獨立建國,作為同阿育王朝的緩衝地帶;阿育王朝南面的三個邦則劃歸到南印月王朝聯盟的版圖中。
雖然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風雨同阿育王的協議條件太寬鬆了,因為所謂的領土割讓,其實都是風雨軍實際佔領的土地;對於阿育王可能利用從哥魯邦解脫出來的軍隊,重新發動戰爭的威脅也沒有充分的預防;對於旁遮普邦的支援也因為協議而束手束腳。
總的來說,這場協議只是對風雨軍勝利成果的確認,但是由於大食帝國、大陸公國和麥堅所得到的好處,讓人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彷彿風雨軍是在為這些傢伙打仗一般。
不過,風雨並不以為然。事實上,他在和麥堅的使者談完之後,就沒有怎麼過問這個協議的事情,一切都交給了金岑。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到底帶什麼,帶多少戰利品返回聖龍。
印月的戰爭已經讓他感到厭煩了,既然暫時沒辦法獲得決定性的突破,那麼這裡的事情現在必須告一段落,因為神州的烽火正在召喚他回去。
他更感興趣的是帶著豐富的戰利品以開疆拓土的英雄身分,返回聖龍,喚醒民眾的民族榮譽感,重新建設那個昔日的泱泱大國。
「稟報風侯,卑職已經將一切都準備好了。這裡共計三十車黃金,二十車珍品,還有十五車其它財物,請風侯過目!」桑菊恭敬的向風雨會報道。
風雨滿意的點了點頭,隨著對印月的擴張,風雨軍自然收斂了大批的財物,雖然這些天一直都絡繹不絕的運往涼州,但是風雨還是決定自己動身的時候也帶上一大批,這既是為了風雨軍的擴建,也是為了同神州各大勢力的官員結交,更是為了向聖龍的百姓證明風雨軍這一年的豐功偉績,喚醒這個沉睡民族尚武的精神,激發民族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千百年來,聖龍民族被所謂的仁義道德束縛得太沉重了,雖然不至於像有些佛教徒那樣別人在你右臉打一巴掌,你就把左臉湊過去,但是也是故步自封,極盡忍讓,以至於出了不少政客把戰士們辛苦獲得的勝利成果拱手送人、「勝者不算勝,敗者不算敗」的千古奇聞。
風雨西征的一大目的就是想用勝利來刺激國人,把這個現實世界「強者為尊」的道理,讓那些迂腐的人們真正的瞭解到。
正說話間,只見一名探馬匆匆的奔了進來,遞上一封戰報。
風雨微微一楞,由於協議已經達成,他正準備返回神州,阿育王的軍隊暫時也沒有力量重新發動戰爭,按道理應該沒有什麼重要的戰情發生才對。
懷著疑惑的心情,風雨開啟了戰報,卻不由「哇」的一聲跳了起來,一把將那封戰報扔到了地上,怒不可遏的向身邊的將領和官員大叫道:「混蛋,你們是怎麼收集情報的?真是犯罪,嚴重的瀆職!」
旁邊的孔宓和桑菊都嚇了一跳,他們從來都沒有看到風雨如此惱怒,戰戰兢兢的拾起那封戰報,也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原來這封戰報是從風雨已經忽略不計的西線傳來的:早在七天前李逸如不僅重新佔領了居薩羅城,而且還擊敗了從哥魯邦趕回來的印月援軍,可以說一舉打破了風雨軍戰略上的僵局,難怪阿育王會如此爽快的簽訂協議。
如果早兩天收到這封戰報的話,風雨斷斷不會接受這樣的和談,而是實現一年前就已經制定的策略——「戰爭從高唐開始,到印月城結束」。數十萬風雨軍將全線挺進,威逼印月城,迫使阿育王接受更加嚴苛的城下之盟。
而如今簽訂的協議卻將七天前西線的輝煌戰果完全付諸東流,甚至還要被迫讓出已經佔領的土地城池,讓自身處於不利的戰略位置,因此讓風雨格外惱怒。
不過,在東線的風雨軍高階將領在萬分懊悔的同時,也十分奇怪李逸如怎麼可能率領西線的殘餘兵馬,創造瞭如此偉大的戰爭奇蹟。
卻不知道正是這場戰爭,使得風雨軍第二代名將李逸如因此登上了歷史舞臺,從此鋒芒畢露,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傳奇。
當日,李逸如拿下了華勝城之後,一方面派出疑兵佯裝東進,結果誘使巴巴拉派出一部分軍隊和印月水師向北攔截;而李逸如則率領大隊兵馬堂而皇之的向居薩羅城進發,憑藉著手中俘擄的塔絲郡主騙開了居薩羅的城門。
由於當時阿育王朝的大軍都集中在東線和風雨軍的主力對峙,所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