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從美國東海岸飛到西海岸,下一場比賽再飛到東海岸,來回折騰,行程上萬米,從而讓中國隊倒時差,休息不足,而中國女足當時的方法也簡單:一人一針褪黑素,抵消了時差問題,拿到了世界亞軍這個最好成績。
禁藥是有危害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要不然國際足聯和國際奧委會也不會聯手整治。
比如說肌酸,90年代時候認為它是營養品,到了90年代初期發現過多的使用肌酸會導致肌肉痙攣和拉傷之後,還有運動健康學專家發表論文,研究如何合理使用肌酸,一直到90年代後期,大批使用肌酸的運動員出現後遺症,這種東西才被禁止使用。
講到使用禁藥,又牽涉到了兩個方面,一種是運動員不知道傷害身體的情況下使用,還有一種,是運動員明知道對身體有嚴重傷害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2004年歐洲盃的時候,為了上場比賽,荷蘭邊鋒奧維馬斯在膝蓋打了六針“可的松”,同樣的情況還有義大利後衛帕努奇,在面對國家隊召喚的時候,他注射了六針止痛劑。最狠的還是卡恩,2004年皇馬和拜仁歐冠比賽之前,由於背部受傷,卡恩一口氣打了20針止痛劑才能上場!
倘若這種事情發生在20多年之前或者更早一些,尤其是中國,都會把這些當做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犧牲個人成就集體的英雄來追捧的,甚至在90年代的體育媒體報道中,還經常會稱讚某某球員為了比賽毅然決然的打了幾支“封閉”,那不都是藥物和催化劑嗎?
上述的那些止痛劑毫無疑問都是“飲鴆止渴”,尤其是奧維馬斯打的那種“可的松”針劑,那種藥品使用超過了九針就有可能導致終生癱瘓!可見其危害性之嚴重,使用藥物導致的最為嚴重的後果,莫過於1998年法國世界盃決賽前,羅納爾多不慎扭傷了脖子,為了鎮痛上場,羅納爾多打了八針叫做塞洛卡因的鎮痛劑,疼痛緩解了,但是這種藥物的後果就是。會提高人的心率,出現類似於癲癇的伴發症,所以羅納爾多隨後決賽形同夢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藥物併發症。
實際上對於藥物使用,不光是中國媒體有那種“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心態。各國都有,馬拉多納在那不勒斯時代,曾經連續十二場比賽打封閉上場,獲得那不勒斯媒體的交口稱讚,實際上從醫學的節奏,這完全就是在找死。
義大利媒體如此。英國媒體也同樣,當年特例特里在為英格蘭國家隊出場的時候,堅定的表示“打了封閉也要上”,媒體立即把他捧為國家英雄,而同年在俱樂部聯賽中德羅巴拒絕注射鎮痛劑上場,則被不少媒體職責為“不負責任的逃避行為”。
都是角度問題而已。
前面的章節中曾經講過。中國軍方乃至各國軍方,都會在救助災害和軍事戰爭行動中使用一些刺激大腦神經元,使士兵在一定時間內不需要睡眠而保持精神清醒和代謝正常的藥物,爭取寶貴的時間來挽救更多的生命,這些都另當別論。
其實在對陣尤文圖斯的比賽陳灼就向瑞貝卡要求過,說希望能夠服用或注射能夠快速恢復體力的藥物,被瑞貝卡拒絕了。
瑞貝卡的講法很簡單。陳灼目前雖然由於休息時間太少導致體能未能完全恢復,但是他的關節、肌肉、韌帶都是健康的,這已經是陳灼這個大半年透過科學訓練和營養補充表現出來的奇蹟了!
意甲踢到三分之一的時候,20個甲級俱樂部沒有哪一支主力球員是百分百完好無損沒有傷病的,就連亞運會打到四強的時候,晉級的四支球隊主力陣容中也都或多或少有著傷兵!
從瑞貝卡的角度來說,當時陳灼體能恢復有75%左右,健康狀態還是滿格,運用合理戰術做好體能分配是沒有問題的,完全沒有必要服用藥物。
然而在尤文圖斯的比賽結束之後。陳灼出現了問題,不僅是頭部衝撞出血受傷,而且比賽結束之後瑞貝卡檢查出陳灼的右腳腳踝處的軟組織挫傷,即便是噴敷常規藥物,48個小時的休息肯定是無法100%恢復的!
藥物噴敷和打了十字繃帶之後。瑞貝卡這一次沒有再拒絕陳灼的請求,為他注射了一支緩釋疲勞加速肌肉群組中乳酸代謝的藥物,這也是陳灼接受瑞貝卡訓練以來第一次為了比賽而注射藥物。
這場比賽李小嘴也來到了現場,他在看臺上用攝像機專門拍攝陳灼,本場比賽他就是奔著找茬來的,比賽還沒有開始他就發現了陳灼的三處不同。
第一個是光頭和頭上的網罩,這是義大利聯賽中衝撞頭部受傷,第二點是陳灼的長球襪右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