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星,小兒子侯耀文是相聲界的後起之秀,他們的成才融進了侯寶林的許多心血。

侯寶林對兩個兒子從小就嚴格要求。他常說:“相聲是一門綜合藝術,不是消愁解悶耍貧嘴,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多種知識,是幹不好這一行的。”因此,儘管兩個兒子小時候在相聲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寶林卻極力反對兒子們荒廢學業去說相聲。耀文8歲就迷上相聲藝術,父親反對,他就偷偷地學,一招一式已開始有點侯門相聲的味道。耀文讀初中時,鐵路文工團向社會公開招考相聲演員,他被一個同學拉去應考。他表演的是剛在北京市中學生文藝匯演中獲得優勝獎的段子——《學校採訪記》,結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侯寶林堅持說:“相聲從街頭撂地攤,到現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調料,而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相聲演員必須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要有相當的文化水平。你初中還沒畢業,不適宜當演員。”

文工團的負責同志答應給他補習文化,耀文也表示:要先當好學生,然後再當演員。這時,侯寶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

侯耀文成了專業相聲演員後,侯寶林對他的要求更嚴格了,在思想品德上一絲不苟,對藝術則精益求精,從不馬虎了事。一次,耀文從外地演出歸來,把一家刊物給他拍的“相聲表演臉譜劇照”得意地拿給父親看。誰知侯寶林看了十分生氣:“瞧你這些照片中,哪一個有點兒人樣!還在雜誌上刊登,都不嫌臉紅?一個演員要認真嚴肅從藝,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侯耀文出演《關公戰秦瓊》,臺下反應冷淡。他心中很不自在,便一個勁兒地琢磨著往這個段子中加點“佐料”什麼的。他把這一想法說與父親,想不到侯寶林一臉的嚴肅,毫不含糊地說:“即使沒人樂,演員也不能在臺上胡說八道。”

《關公戰秦瓊》是侯寶林的拿手戲。解放初,侯寶林應邀到中南海為中央首長說相聲,有一次毛主席聽完《關公戰秦瓊》後特別興奮,特意提出下次要讓他再演。為了把握好這出相聲的藝術精華,侯寶林當場讓耀文將《關公戰秦瓊》說了一遍,然後一一加以點撥。侯派藝術如何流傳下來,由此可以略知一二了。

還有一次,耀文樂滋滋地回家,剛進門就發現氣氛不對頭——父親正在生悶氣。“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正要轉身開溜,只聽父親大喝一聲:“過來!你臉紅不紅?說的什麼玩藝兒?”侯寶林指的是兒子最近演的那個段子《山東二黃》。

耀文不明底細,不敢吱聲。第二天,耀文急忙趕到團裡,將錄音調出重新聽,原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