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掛甲屯。這兒的老鄉世世代代喝土井裡的水。他把自己院子裡的水接到街上,使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老鄉們住的房子有的是土坯壘的,遇到下雨,他就戴著草帽,捲起褲腿,走街串戶,看看這家屋頂漏不漏,問問那家房子牢不牢,並把房子有危險的人家,搬到自己院裡來住。誰家的孩子病了,他總要去看看;誰家的孩子結婚,他就跑去祝賀;誰家老人去世,他也要去悼念……伯伯的行動,使梅魁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一天,伯伯帶著梅魁走到院子的牆跟前,指著牆外的一棵樹問她:

“梅魁,你看這樹為什麼沒有葉子?”

梅魁知道是因為自然災害,老鄉生活困難,把樹葉打下來吃了。可是,又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只好望著伯伯,不開口。

走了幾步,彭德懷又問:“你們廠裡有沒有人得浮腫病?”

梅魁說:“沒有。”其實,她沒照實說。

彭德懷又帶她到自己的茄子地裡,指著茄棵對她說:“茄子不開虛花,小孩不講假話。”然後又用手指著自己的前額說:“我這個老頭子就像小孩子一樣不說假話。我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梅魁啊,我希望你長大以後,不要追求名利,搞那些吹牛拍馬、投機取巧的事。要做老實人,心裡裝著人民,時刻想到人民的疾苦啊!”

對於伯伯的教導,梅魁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激動地說:“伯伯,我一定向你學習,不說假話。”

對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瑣碎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舉動上,每一個眼色上,每一句話上。

——科斯莫傑米楊斯卡婭

定量有恆——徐特立教育孫女成才的故事

徐特立(1877…1968)有兩個孩子,先後都為革命犧牲了,身邊只留下一個孫女徐禹強。徐家一棵獨苗,祖父祖母把她視為掌上明珠。可是祖父徐特立有個原則:生活上不準特殊,學習上要刻苦認真。

孫女徐禹強上學的時候,祖父要她住校,過集體生活。那時是供給制,祖父吃“小灶”,孫女只能吃“大灶”。改成薪金制之後,祖父有專門廚師做飯,只准孫女和工作人員一起到食堂吃飯。他對孫女說:“你是革命的後代,不能坐享其成,不能滋長特殊化思想,要鍛鍊吃苦耐勞的精神,要走自己的道路,為社會出力。”

禹強上初中一年級時,因為生病住了院,耽誤了半個多月的功課,出院後,得趕緊補課。別的好說,就是補外語困難。祖父看到她流露出畏難的情緒,就教了她一個“定量有恆”的辦法。一天,他把孫女叫到身邊,伸出手指來說:“你每天學一個單詞,一年就可學365個;每天學兩個單詞,一年就是730個。你又不笨,只要有恆心,堅持不懈,'攔路虎'自然會讓路的。”

為了鼓勵孫女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徐特立還對她說:“我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已經43歲了,別人都說這麼大年紀了,要想學法文,非常困難。可是,我堅持'定量有恆'的辦法,經過一年多努力,還是考上了巴黎大學。你才十幾歲,記憶力和學習條件比我那時強多了,只要自己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學好。”

禹強出院後,每天要去醫院理療,正好祖父每天也要到醫院去,他就利用路上的時間,幫助孫女複習單詞。祖父說一句中文,孫女答一句外文。回來的路上,再換過來,祖父說外文,孫女說中文。

祖父的熱情幫助,使孫女越學越有興趣。很快,拉下的外語課全部補上了。學期結束時,祖父看到孫女的成績報告單,特別是看到外語成績那樣好,滿意地笑了。

性至善,待教而成。

——荀悅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做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

——李大釗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

——陳毅

要像荷花,出汙泥而不染——陶鑄教育女兒的故事

“文革”期間,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陶鑄(1908…1969)被軟禁以後,他的女兒陶斯亮被允許同他在一起住了一個多月。由於監視很嚴,他們父女雖然相見,但不能談論任何情況。儘管這樣,陶鑄還是利用一切機會,找女兒談話,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情操和志向。

一次放風,陶鑄和女兒在一個池塘邊散步。陶鑄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四周池水裡的荷花,對陶斯亮說:“亮亮,你看它出汙泥而不染,光明磊落,象徵著一種崇高的品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