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與美國大學教授相比。這也被認為是難以保證教授隊伍質量,讓教授所有精力都投入教學科研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有生存才有發展,“倉廩實則知禮節”,目前大學資源還不充足,我們不可能向教授提出高標準,尤其是高的倫理標準。
鄭元芳辦教育確實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我所在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每年的總經費達到24億美金,其中,約9億美金來自學費和州政府的投入,其餘的則來自教授的科研經費、學校向社會提供的服務收費,以及社會捐贈。從目前情況看,要大幅度提高國內教授的收入,讓他們做到一個人的收入可以讓4口之家過上像美國一樣舒適的生活,還不現實。但國內大學教授的工資待遇正在不斷提高並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我認為現在的水平已具備了高的倫理標準的基礎。
熊丙奇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由於工資待遇不高,有的教授可能會去兼職,而由於兼職,可能敷衍教學,培養研究生不認真,科研質量也不高。
鄭元芳較高的收入以及較高的標準,應該是對等的。但是,從教授的角度看,作為社會精神的象徵,不能因為收入不夠高,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標準,甚至幹出違背學術道德的事情。當然,教師群體的道德水準,也可以說是社會道德水準的縮影,要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這是一個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同樣是教育孩子懂得謙讓,在美國,車子來了,大家不會一哄而上,會很自覺地維持秩序,可在事業上他們卻十分強調競爭,在追求高水平的研究、發表高質量的文章、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上,可以說絲毫不讓。但這種競爭不是無序的,有公平、合理的規則,大家都必須遵守這個遊戲規則,而一旦違背遊戲規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熊丙奇你在美國期間,遇到過多少學術道德問題?他們是怎麼處理的?
鄭元芳學術道德問題,在美國很少發生。我聽到的大概有兩起,一起發生在一名學生身上,博士論文抄襲別人的著作;另一起發生在一個知名學者身上,有人檢舉這名知名學者在申請國家科學基金的研究計劃中,抄襲了他人的點子。國家科學基金會審查屬實後,作出的處罰是,十年之內不能申請該基金。對於一名科學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嚴厲的處罰,幾乎可以說已經將其踢出了學術圈。
原因17:課堂,學不到東西
年輕人是有一腔熱血的,問題是,為什麼這腔熱血沒有爆發出來呢?沒有變成他們現在應該有的一個非常好的精神狀態呢?這是我們教育上的問題。
四年前,劉西拉教授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0%的學生對大學教學不滿意,覺得大學課程沒有什麼收穫。
四年後,劉西拉教授在清華大學和上海交大四年級比較好的學生中,再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仍然有2/3的學生對大學前三年的課不滿意或者基本不滿意。而且,這些參加調查的都是班上比較好的學生。
再過一個四年,如果再進行一次關於大學教學的學生調查,按照現在的趨勢,我們能得到什麼結果呢?
有學生因此說:大學,對於沒進的學生,是天堂;對於進入的學生,是地獄,在渾渾噩噩中消磨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對話觀點:
開放環境下的思想教育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不能灌輸,而是要在比較中鑑別。
如果連課都不好好備,這樣的老師就沒有資格教學生。一個不稱職的老師,還談什麼思想教育?老師連專業課都教不好,你怎麼去以身作則?有些老師靠點名才能保證出勤率,如果你是這樣的老師,我覺得你很可憐。
我覺得在各行各業包括公務員在內,中國的教師還是各種人群裡面最優秀的團體之一,我們有一大批非常優秀的老師,關鍵是要有好的制度,把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
對話人:劉西拉、朱永新
熊丙奇你認為今天的大學生素養出現了哪些問題?
劉西拉從大學生的狀態來看,總的感覺是現在的學生講物質的多了,講精神層面的少了。具體來講,我覺得精神的東西太少是指在奮鬥的目標、追求的目標這些方面,高尚的東西太少了,物質的東西、短期的東西相對比較多,這似乎是一個總的趨勢。但是,問題不是出在年輕一代,而是出在學校和我們教師身上。
熊丙奇大學生的素質與他們生長的氛圍,與學校、社會有很大關係。
劉西拉我們的年輕一代,還是有一腔熱血的,他們也熱愛自己的祖國,也想為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