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華是金陵城裡最難纏,最讓人頭痛的角色!
徐江錦是實實在在不想與他唱對臺戲的。所以,平民百姓衝擊京人行轅,就算莫少華不派人來,徐江錦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可不管是莫少華的人護住了京人的轅所,還是徐江錦的人護住了,反正這事情已經是鬧得沸沸揚揚的,金陵城裡再沒有一個不知道皇帝昨晚遇刺的。。
第57章,趙允的疑心
第二件讓大家廣泛議論的事情是:武陵大才子蘇三,被特旨加恩,欽點為明年春闈的主考。Www!
這件事情說起來,就有些傳奇的色彩。有說皇上聽了蘇三那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詩句,所以一時衝動,就給蘇三晉了官,加了典的!也有說,蘇三是擅長拍馬屁,皇帝聽了好話,一時高興,就冒出這麼個主意的。自然還有許多說法,而且這些說法之中,無一例外的都會把蘇三做的那二首詩詞拿出來,加以佐證。。
其實,這件事情,畢竟與尋常百姓家並不相干,也少了許多‘娛樂’性,事情的本身,也不夠勁爆。所以,傳播這件事情的,多數都是學子,包括金陵城裡各家書院,以及利益相關的各色人等。因此,從傳播的廣泛程度上看,這件事情自然不能與皇上遇刺產生的影響,相同並論。。
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但凡參與傳播,蘇三成為明年春闈主考官這件事情的人。在傳播這件事情的時候,並不僅僅是泛泛而談。他們不僅是把這件事情,當成新鮮事來聊,而且還要認真地分析一番,希望從這中件事情中,找到與自己有利或者不利的一面。
因此,有竊而喜之的人;也有憤而怒之的人;還有聚眾上書請願的人。別看大多數百姓不關注這事,但這事情,也鬧的也不小。
只是上書請願的人,還沒在宮門口形成聲勢,就被翰林院院正大人秦佩松的一句話給瓦解了。。
秦佩松站在宮門前頭,對著上百號學子說道:“這就散去,萬事也無;如若不然,為首者永遠取消報考資格!”
於是,眾學子便一鬨散了。
鬧這個事的,自然是金陵府裡的學子!他們雖然不滿蘇三做了主考,但他們是金陵的本地人,他們最知道這位院正大人,是絕對是說得出來,便做得出來的。不散,那就只有吃虧。。
其實秦佩松出這個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對皇上這麼輕率地把主考一職,委給一個學子,也是很不滿的。不過他好歹是個院正,是朝廷的官員,學子鬧事,就算學子完全有理,那也是他的責任!因此,他就是再不滿,也不能縱容學子們這樣嘯聚!
再說了,既然是皇帝的意思,又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宣佈了的。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情,斷不可能因為學子們鬧一鬧,便會撤了蘇三的差!學子們不明白這些,他卻明白。。皇帝雖倦於政事,但這點專獨的心思,還是會有的,畢竟是人都是有脾氣。不管是誰做了皇帝,就算已經明白自己做錯了事情,只怕都會硬著頭皮頂下去。。
秦佩松知道,事情鬧大了,也沒有結果,反而要牽連自己,因此不如快刀斬亂麻,絕了這幫鬧事才子們的心思。。
關於這兩件事情產生的後續影響,其實都是後話!過不了多久,皇帝遇刺的事情,人們也會失去新鮮感,然後慢慢淡忘!而新考官事情的影響,卻一直要到春闈過後,才會慢慢地消失。不管會影響多久,最終還都是要慢慢被人淡忘的。。。
倒是吳王聽說皇上放了蘇一,意外之餘,也是好生疑惑了一晚!他既想不清楚,皇上為什麼會這麼做。也想不出,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王苞說是壞事!因為蘇一很可能背叛了吳王!
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趙允越想越覺得可能。。只有蘇一與太子那邊達成了什麼協議,吳臺銘才有可能放過蘇一。而這協議自然是建立在出賣自己的基礎之上的。吳臺銘手裡有那該死的封信,現在又有了一個蘇一,說不定,就可以置自己於死地!
杜如悔卻說是好事!因為吳王可以不用除掉蘇一,而使其他跟隨吳王的人,心寒!
從這方面來想也確實是一件好事!蘇一不死,跟著吳王的人,只會以為是吳王保全了蘇一。而且杜如悔提出:蘇一斷沒有可能背叛吳王!因為,蘇一是吳王的心腹,就算是靠到太子那邊,太子就敢信了他?反反覆覆的小人之心,誰敢信用?蘇一不會傻到投靠太子。。
趙允覺得杜如悔說的也很有道理。。
杜如悔又道:“王爺不用煩這個,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