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防上來考慮,可以理解。
李老爺子不愧是軍神啊,遠在長安,竟然只從信件往來就能分析出光只城西擴了,也只能滿足一時之需,過個幾年,城又不夠大了,所以直接就把城北城南也撥了過來。當初李業嗣給李靖寫信的大致內容,那都是和黃良長孫煜等人商議定了的。
恐怕,這裡面,長孫臭老酸也出了把力氣吧?
事實上,也正因建安是州城所在,所以其城市規模更加引朝廷重視,若要是唐興想要擴城,那一般地說,兵部批了就基本是準了的,但州城,除了兵部外,還有其他部也要透過才行。要是中原大州的話比如說揚州,恐怕還要皇帝批覆才可以。
九月中,田裡的稻穀基本都已經收割完畢,農戶們大多都開始空閒了下來,擴城是大事,尤其是城牆的修造,是排在第一位的,要用最快的速度建起來,因此州里早早就派下了徭役,建安縣每家都必須三出一的來參加修造城牆,其他縣則按四出一的規矩。也可以用錢糧來替代徭役。
所謂三出一,那就是你有三口人,就必須出一人,不論男nv老少都必須的。不滿三口按三口算,四口人家也按三口人家算,五口人家就要按六口之家算了。
像是孫家,則是用錢糧來替代的,全縣幾萬人口,如果全都是出人,那可就是一萬多人擁擠在工地上,想動一下都是困難,更別說幹活了。
三出一的規定,如果放在幾年前,恐怕是要引起民憤的,許多人家,比如說孤兒寡母的,並沒強壯勞力,幹活肯定不行,只能是用糧米替代,可那時候哪裡有現在這樣的年收入?去哪裡找錢糧來jiāo?
但是這次的徭役,說是徭役,其實比起以往的徭役來要輕鬆許多,因為管飯,管飽,不用像以前的徭役一樣要自帶工具糧食全白乾。
既然要管飯,自然就少不了燒水做飯的人,所以,像是家中沒壯男丁的,又jiāo不起錢糧的,你儘管來就是,只負責燒水做飯,並不是什麼重體力活,也算你出了徭役了。再加上你在家裡閒著不一樣是要吃?來到工地上只不過比平日多做些飯,卻也是有飯吃的。
所以這次的徭役是沒引發起任何的不滿來,甚至不少明明是四口之家,只需要出一個人的,也出了倆人,有的更是夫妻齊上陣,丈夫在幹體力活,妻子則在臨時營地裡燒水做飯。
不過這也帶來了隱患,許多人家是把幾歲大的孩子都帶了來的,小孩子不懂事,滿工地滿營房的luàn跑,大人們在幹著活,不可能一直的盯著,這要萬一出了點事,尤其是在如今那麼多人來參加來看流水大席和大比的,真出事情了,影響可就大發了。
但這倒是難不倒王況,不就是組織個類似夏令營冬令營的事麼?正好,王冼年齡也不大,才十二歲,這可是個鍛鍊他的領導才能的好機會,而且,又有黃大在身邊,加上李業嗣的鎮軍裡面,也有不少替父從軍,替兄從軍的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都沒脫了孩子氣。
找了李業嗣把那些個半大孩子兵給要了十幾個過來,在王況的面授機宜下,王冼就天天帶著孩子兵領著工地上的孩子們cào練了起來。王冼倒是會抓機會,讓家人去山裡把三丫頭給接了出來,讓三丫頭帶著nv孩子學nv紅,學過家家,三丫頭的nv紅是跟了祝四娘子學的,手藝不錯,才十來歲,就已經被鄉鄰常掛了嘴邊來教育自家nv兒。
王冼自己則帶了男孩子在黃大和那些孩子兵的協助下,搞起了半軍事化管理,出cào,學基本拳路,甚至還幹起了巡視營地的工作,這些個孩子們個個是雄赳赳氣昂昂仰首tǐngxiōng的,讓大人們是徹底的放下心來,有兵丁在旁守護著呢,又有小小東家帶著呢,哪還有不放心的。
第二二四章 新一屆流水大席
第二二四章新一屆流水大席
因為要修城牆,城外臨時的起了不少磚窯,都是為燒築城牆的青磚而起的。
王況沒有把紅泥磚和機磚的概念引過來的想法,在王況看來,紅泥磚與青磚相比,那就是屬於豆腐渣。可以說,紅泥磚就是後世商人過分追逐利益的畸形產物,用紅磚蓋的建築物,基本都是短命的。
就是引過來,也不見得匠人們能接受,王況可是看到,每一窯出來的青磚上,都刻了燒造年份和匠人的名字的,這是他們作為建築承擔者的一個憑照,如果這磚過個十幾年,幾十年出了問題,那是要追究責任的,並不是說,你燒好了,當時是好的就沒你什麼事情了。如果城牆沒到使用年份就被雨水或洪水沖垮了,那就是要從源頭開始,從城牆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