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這抱石齋乃是采薇之父周贄所建的一處藏書之所,因全是用青石建成,故名抱石齋,就建在周家祖宅的正北之處。

“這抱石齋是我父親親自畫的圖紙,請了蜀中一位有名的工匠,花了三年功夫才建起來的。我曾問過父親為何不用木材,倒要費時費力去用那青石來建屋子,多花了那麼多時候才建好。父親說雖多花了些功夫,可這石頭建的藏書齋至少有一樣好處,它不怕火燒啊!因這宅子最北面正好有一座小山,父親便將這些石頭屋子建在山下,同那山連成一片,取名抱石齋。”

采薇一邊說著,已拉著秦斐到了這抱石齋的門前,推門而入,按著八卦的方位徑直走到西北處,卻是大失所望,原來這乾位所在之處連一間屋子都沒有,不過是一小塊花圃,植了幾株臘梅,此時枝頭已有數點花苞。

采薇面露迷茫之色,喃喃道:“難道我之前的推測都是錯的不成,難道竟不是依著八卦的方位來的……”

可若不是八卦的方位,又會是什麼呢?

八卦,八卦,等等,八卦?

“我明白了!”

他們夫妻倆幾乎是同時喊出這一句來,握緊對方的手道:“咱們之前是按後天八卦圖來推的方位——”

“若是按先天八卦圖推的話,那這裡就應該是艮位。”

“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在東北方。”

他二人再轉到東北角一看,這回倒是沒再見到花圃,看到的是那小山的山腳,邊上就是一處抱石齋的屋子。

秦斐略一思索,拉著采薇走到緊挨著山腳的那間石室裡,仔細檢視了一番,雖覺得若是這裡有個密室只能建在那山腹之內,可卻怎麼也找不到機關所在。

采薇拿出那張紙來,手指從下到上,仍是從左至右的劃了一個圈圈,“這另八個字,‘何以啟門,清音繞之。’想來就是這密室的開啟之法了,清音繞之,清音繞之……”

她忽然想到一首她父親教給她的琴曲,她父親曾作了十幾首琴曲,卻唯獨不曾將這一首記錄在琴譜上,而是命她記在心裡。

她飛奔回房將她的瑤琴抱了過來,盤膝而坐,將琴放在膝上,調好了弦,調勻了呼吸,凝神靜氣,“錚”的一聲彈起一首曲子來。

這曲子秦斐從沒聽她彈過,也從沒聽任何人彈過,細細聽下來只覺音韻古樸沉厚之中又透出些稚拙來,給人危峰兀立、千巖競秀之感。

這首曲子並不算短,約有半刻鐘的功夫,然而采薇一遍彈完,這石室半點動靜也沒有。

她又彈了一遍,牆壁,地磚仍是沒有半點動靜。

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

秦斐有些看不下去了,這曲子多用撥刺、大撮、劈託、滾沸等指法,大開大合,彈起來極是耗人指力。采薇初彈時還好,現下額上已滲出細密的汗珠來。

彈到第九遍終了時,秦斐見她容色已有些蒼白,手臂已開始發抖,正要上前按住琴絃不許她再這樣費神的彈下去,哪知就在最後一聲琴音消失的同時,這石室內終於響起了另一種聲音。

伴著那嗡嗡的響動聲,那面靠山而建的窄窄青石牆壁慢慢轉動起來,約開了道尺許長的縫兒,就再也不動了。

幸好他二人一個身材頎長,一個身形窈窕,都是苗條之人,若是個胖子,就算這門終於開了,他也擠不進去。

秦斐怕這密室裡再有什麼機關,便先走了進去,點亮火折見再沒什麼古怪,才放心讓采薇進來。

采薇進來一瞧,見這密室不過五尺見方,四壁亦全是用青石所壘,正中擺著床大一個敗龜殼,上放著一個青銅箱子,再無別物。

那箱子上掛著一把奇形怪狀的鎖,秦斐從沒見過,便玩笑道:“這箱子如此牢固嚴密,別是岳父大人在裡頭給你另藏了好大一筆嫁妝寶貝?”

采薇卻識得這是父親改造過後的一把申公鎖,她幼時常拿來當九連環一類的智巧之具玩耍。故而那鎖到了她手底下,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就解了開來,開啟箱子只看了一眼,她便歡呼起來。

秦斐也是眼前一亮,原來那箱子裡裝的滿滿的全都是書,最上面一本便是那本《海上諸夷志》。

采薇開啟來略翻了翻,“不錯,正是這一本,父親後來又補記了些東西在後頭。”

她把書遞給秦斐,細細去看箱中其他的書,越看越是欣喜若狂,那裡頭有些書是她先前讀過的,有些是她沒讀過的,除了極為罕見的幾本古書孤本外,最讓她驚喜的是那裡面竟有數十本她父親翻譯的西蘭國中的著作,以及她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