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哄睡了采薇,自己卻不打算歇午,閉著眼開始琢磨起如今國中的情勢來。他得將可能出現的種種時局走向都思慮在內,再想出應對之法來,尤其是倘若女真人當真攻入了山海關,到時燕京王朝既有內亂又有外患,這樣一個爛攤子該如何收拾?
他之前為免采薇過於焦心那天一小閣到底藏在何處,瞞了個訊息不讓她知道,朝庭雖還調派了河南和湖南的幾路援軍去援孫督師,可那幾路援軍有意拖延,以至孫督師倉促之下領著一支孤軍同數倍於己的敵兵在太原對戰,結果寡不敵眾,戰敗身死。高自成的人馬已經打到了保定府,離燕京城不過幾百里了。
據說朝中文武已經慌成一團,一日之內發下五道勤王詔,崔相提議將京畿可用之兵全數集合起來先派往保定抗敵,無論如何總要守住京城。原本京中還有安成緒手底下二萬人的黑衣衛,他們的軍餉是從沒拖欠過的,可謂是兵精糧足,然而無論群臣如何苦勸,麟德帝和孫太后就是不肯答應把這支精兵派出去,說是要靠他們守衛皇宮。
可其他那些兵士早已被拖欠了三四年的軍餉,紛紛要朝庭先給他們把欠餉補上才肯出發。麟德帝讓戶部尚書拿錢出來,戶部上書索性把所有的賬簿都呈給麟德帝,然後脫下官帽請辭,說是自己無能,執掌戶部三年,每年徵收那許多賦稅,竟仍填不滿空虛的國庫,如今庫中可用之銀只有百兩,請麟德帝將他罷官下獄。
崔相便給麟德帝出了個主意,說是孫太后的私庫頗豐,不如先請太后借些銀子出來。麟德帝是知道他老孃愛財如命的性子的,猶猶豫豫地跟他老孃一說,哪知孫太后第二天帶著一口銀盆和麟德帝那唯一的一個傻兒子跑到大殿上,將盆往地上一扔,說道:“宮裡頭只有這些了,索性把我老婆子和小皇子賣了去籌集軍餉好了。”
眼見這火都要燒到眉毛了,這位太后仍是這樣一副鐵公雞守財奴的做派,眾臣面面相覷之後還能說什麼,無一不心灰意冷,橫豎這是老秦家的天下,孫太后這秦家的媳婦都不急,他們急什麼。
可更讓他們心寒的是,孫太后捨不得把自己搜刮來的錢財拿出來做軍餉,反倒讓一眾大臣們慷慨解囊,捐錢捐糧,好幫著朝庭度過這一道難關。
秦旻在信末還寫道:“孫氏已有棄京城之心,徵調所有大船搬其宮中之物擬沿運河以下金陵。”
秦斐看完他哥秦旻給他的這封密信時,簡直恨不得脅生雙翼,立時飛回燕京城去一劍劈死那老妖婆,都快兵臨城下了,不想著犒勞將士守衛京城,倒先想著把她那些財寶運出城去,棄城而逃?有餘錢把黑衣衛喂得飽飽的,卻不捨得把將士們拖欠的軍餉補上?這等蠢婦,上天簡直就是派她來毀了他們大秦這千年江山的。
只是,就算他立時便能飛回燕京城內,若無足夠的銀錢,他也不能力挽狂瀾。他雖有心把孫太后這些年攢的私房都奪過來,但有黑衣衛守著,也不是一時就能辦到的事。
果然如那諺語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世上某些時候,沒了錢真是萬事難行。
他正想的頭痛,忽聽采薇嚷嚷道:“我知道了,我找到了,我知道了……”
跟著就見她從床上坐起,大睜著一雙眼睛,閃閃發亮,“我知道父親所說的那天一小閣到底藏在何處了,原來這奧秘竟就藏在我周家的周氏家訓當中。”
☆、第218章
“我方才做了一個夢,夢見小時候父親教我背周氏家訓時的情景,‘搔首問天,何以永哉?存之一世,何以處之……那些字一行行的出現在我眼前,整整齊地列著,然後我在夢裡忽然就看懂了那裡面的意思。”
采薇一臉興奮地說著,她掀開被子,下床跑到書案前提筆便在一張白紙上寫了起來。
秦斐略一皺眉,趕緊也從床上爬起來,將一件披風給她披在肩上,“你也不緩一緩,這剛從熱被窩裡爬出來,當心著涼。
采薇卻充耳不聞,下筆如飛,將那短短三十二字的家訓寫完,推到秦斐面前,指給他看,“阿斐你看,原來我父親在這家訓裡是藏了字的。”
她伸出食指,在紙上從左到右、由上到下劃了一個圓圈,“你看,按這樣的順序把這八個字串到一起,就是‘天一小閣,位於此處。’”
秦斐眼前一亮,“這莫不是按八卦圖的方位來藏這些字的?”
采薇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那抱石齋其實就是個圓形的小院子,若按著八卦的方位來看的話,這個‘處’字所在之位當是乾位,那這天一小閣應是在抱石齋的西北處,咱們這就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