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正要走,忽地心血來潮,回頭對阿弦道:“你在這裡等表哥麼?他被母后留下了,一時半會兒出不來,我正要去梁侯府,你要不要一塊兒去?”
阿弦正要拒絕,驀地想起之前大理寺中跟袁恕己一番話,心頭轉念,阿弦便道:“公主有命,我哪敢不從。”
太平本是隨口一說,並沒指望阿弦答應,忽然得她應允,一怔之下,大喜過望。
李賢也覺意外,不由看向阿弦。
武三思同感意外,但是他知道太平公主孩子心性,倒也罷了,只不過阿弦是敏之“得力”的人,武三思不由多看了她幾眼,卻並沒有出言阻止。
第130章 抱住
武后接到那小太監的急稟後; 起初本想讓人趕緊把太平叫回來; 但是轉念一想,卻只道:“既然公主想去梁侯府; 那就讓她去吧,你們跟緊些; 不許有任何閃失。”
原來武后本絕頂聰明,又深窺人心; 她知道是因為前些日子把武三思痛罵了那一頓後,武三思難免惶恐不安,所以才故意討好太平。
倘若執意讓太平回來,只怕武三思心裡會不大受用。
想到今日在宴席上賀蘭氏一聲咳嗽、武三思便改口不再跟敏之鬥氣之舉,武后即刻改變了主意。
畢竟對武后而言,武三思雖然會犯蠢; 但到底是個可用之人,有些事還得他去做。
偶然的敲打當然是必要的; 但是最好不要徹底涼了他的心。
且說敏之同楊氏告退出宮; 在丹鳳門口不見了阿弦,其他的侍從將阿弦隨著太平公主去了梁侯府一事說明,敏之不置可否。
只上了車後,敏之看著對面的楊氏道:“你倒是替我做起主來了?誰給你的膽子?”
楊氏垂著眼皮靜靜說道:“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莫說是要一個僕人而已; 就算娘娘想要那個人的命,殿下又能如何?”
敏之的眼神冷冷地:“你說什麼?你說我無能為力?”
楊氏不疾不徐道:“殿下當然可以阻止,只要殿下執意不肯,娘娘當然會賣殿下的面子,又顧及親戚臣子的情分,不至於同您撕破臉,但是這樣小的要求殿下都拒絕,娘娘還有什麼大事可指望殿下的?只怕會寒了娘娘的心。”
敏之道:“寒了她的心?那又如何?”
楊氏笑了笑。
敏之察覺那笑裡有些輕慢意味,心頭一股火起,敏之欺身上前,將楊氏下頜一捏:“你笑什麼?”
楊氏並不慌張,只道:“我只是笑殿下這般年紀,卻仍如此孩兒氣,就算您否認,但是不管是楊家還是武家,所有的榮耀與權勢來自於誰,殿下難道不知道嗎?”
敏之咬牙切齒道:“我想你是忘了,我姓賀蘭。”
楊氏道:“您是姓賀蘭,但您的身體裡也流著武姓的血。何況,殿下已經被賜姓為武了,這本是莫大榮耀。”
“你閉嘴!”敏之大怒,手上用力,“什麼榮耀,對我而言,只是恥辱!”
楊氏忍痛道:“殿下、你弄疼我了。”
敏之眼神閃爍:“這就弄疼了?”他忽然舉手,將楊氏的裙子用力扯裂。
楊尚色變,知道他要做什麼:“殿下,這是在車上!”
敏之喘道:“那又如何?”
楊尚緊閉雙唇,不再言語。
敏之傾身,又道:“你給我聽好了!我的人要如何去留,自有我來決定,僅此一次,以後不許你再自作主張!不然的話……”
車駕停在梁侯府門前。
武三思翻身下馬,站在車邊兒親手做攙扶狀,口中道:“太平小心些。”
太平從車內下來,阿弦也翻身下馬。
與此同時,在遠處盯著梁侯府的大理寺的差官驚道:“那女孩子是誰?好像是太平公主殿下。”
另一個說道:“等等,怎麼好像還有十八弟?”
兩人靜看的當兒,就見武三思陪著太平,阿弦跟在身側,三人一塊兒進府去了。
差官道:“有些不對,我在這裡盯著,你快些回去稟告少卿。”
另一人答應,急急地轉回大理寺。
大理寺中,袁恕己因想再查梁侯府,才將這想法兒跟大理寺卿說明,便遭到了意料之中的斷然回絕。
大理寺卿嘆道:“上次無功而返,梁侯已經參了我一本,幸而陛下聖明,並未計較,他畢竟是皇親,你若是再來一次,連聖上的臉都有些掛不住了,還是不要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