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悟,我定讓汝等永世不得超生,將你們打的飛灰湮滅!”
聲音落下,天空中數萬亡靈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骷髏頭,那骷髏頭張開嘴巴,竟然說出了話語,意在求左慈網開一面,他們願意去地府,不再待在人間了。
左慈聽後,十分開心,於是揮動桃木劍,將桃木劍的劍尖直接插進了地下,但見那些在空中聚集的亡靈飛一般的隨著那道白虹飛入了地下,而天空中的烏雲也逐漸散去,漸漸的恢復了晴朗的天氣。
當烏雲散盡,左慈身邊插在地上的桃木劍開始不停的顫抖,白虹也逐漸消失,當桃木劍不再顫抖時,左慈這才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對蕭風說道:“我已經超度了亡魂,然這裡依然殘存著怨氣,此地不能久留,必須遷徙他處,不出三日,士兵所患怪病便可痊癒。”
蕭風抱拳道:“多謝仙長相助。”
左慈擺手道:“舉手之勞而已,無需掛齒。不過冀城周圍方圓百里之內,最好不要再留人了,待半個月後,怨氣完全消除之時,方可恢復。”
“多謝仙長指點迷津。”
“此間事已了,我也該回去了。”
話音一落,左慈腳下騰起一股煙霧,將他整個人託到了半空之中,隨後他向著蕭風抱了一下拳,整個人便化作一道白虹,“咻”的一聲便消失在天際。留下來的,只是蕭風等將士們的無限遐想,同時和一陣唏噓聲,都以為見到了仙人。
四月初十,蕭風移師上邽,在那裡安營紮寨,靜靜等待著朝廷派來的平叛大軍。
韓遂再度叛亂,訊息傳到京師,十常侍抓住這個契機,重重的抨擊已經是太尉的皇甫嵩,認為皇甫嵩之前平叛不力,未能斬殺韓遂,從而引發了新的叛亂。皇帝聽從了十常侍的建議,本欲斬殺皇甫嵩以洩民恨,但由於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的大功,以及前次平定了涼州叛亂,加上眾多大臣為之求情,無奈之下,皇帝只好將太尉皇甫嵩貶謫,降為將作大匠,仍留在京師聽任。
從此,皇甫嵩的人生跌入到了谷底,十常侍更是時常藉機找茬。不堪重負的皇甫嵩只好自動請辭,告老還鄉。但請辭由於十常侍暗中作祟,並未透過,反而誣陷皇甫嵩與韓遂暗中勾結,被打入了天牢。可憐皇甫嵩一世英名,竟然落得如此下場,而皇帝聽信十常侍的讒言,也讓許多忠義之士寒心。
韓遂叛亂,不得坐視不理,於是司空張溫被任命為徵西大將軍,率領朝廷精銳五萬人趕赴涼州。除此之外,朝廷還特意委派許多傑出才俊隨同張溫一同出征,並且給予張溫隨意調動沿途各州郡兵力的權力,各州郡的官員都必須協同張溫作戰,可見朝廷對這次叛亂的重視。
張溫領命之後,從京畿洛陽率領大軍一路向西,抵達關中時,正逢右扶風太守馬騰在圍剿吳越山,王國率眾死守吳越山,馬騰的部下多是新兵,雙方交戰數次,互有勝負,漸漸形成僵持階段。張溫見狀,便動用大軍圍攻吳越山,先行拔除入涼障礙,解決後顧之憂。
王國不過是據險而守,先與董卓鏖戰,後與馬騰交戰,部下早已經疲憊不堪,見張溫動用朝廷精銳前來攻打,料抵擋不過,於是果斷率眾向張溫投降。
張溫接受了王國的投降,並且大肆宴請了王國。但有了皇甫嵩的前車之鑑,張溫也不敢怠慢,待王國率眾全部出山之後,張溫便對王國痛下殺手,將王國等山賊骨幹一網打盡,全部誅殺,卻安撫王國的部下,讓馬騰率領王國已經投降的部下暫時駐守陳倉,他則率領大軍繼續西進。
朝廷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關中,尚未抵達涼州,便已經傳來了韓遂大軍全部被誅殺的訊息。於是,張溫便率領大軍繼續前行,於四月十五抵達了上邽。
上邽城外,旌旗飄展,佇列整齊,克虜伯、武威太守、蕩寇將軍蕭風率眾歡迎即將到來的張溫。
張溫,字伯慎,南陽人。東漢桓帝延熹中為尚書郎,後歷任尚書令、大司農,黃巾起義被平定後,拜為司空。此次被朝廷任命為徵西大將軍,又有當朝執金吾袁逢為其副貳,帶領朝中精銳五萬,諸多當朝的青年俊才皆在其帳下,可謂是聲勢浩大。
蕭風率眾遠離上邽城數里地迎接張溫,苦苦等候了一個上午,將近中午時,終於等到了張溫的大軍。
率先駛入眾人眼簾的,是一隊鎧甲鮮明的騎兵,每個騎兵都穿著精良的鎧甲,為首一個人卻與眾不同,在眾多戴盔穿甲的佇列中顯得格外惹人注目。
此人沒有披甲,只是騎著一匹白色的駿馬,修長的身材上穿著一身雪白的獵裝,在袖口的金色流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