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博士。沒有這些功業,他們就沒有價值,也不被世俗所承認。
魏晉卻不以成敗論英雄。只要有英雄之志,哪怕未能如願或功敗垂成,也照樣能得到人們的敬重。
比如祖逖(讀如替)和劉琨。
祖逖和劉琨都是在西晉覆滅之際挺身而出的,也都以驅除胡族興復神州為己任。祖逖甚至在北渡長江船至中流之時,豪氣干雲地敲著船楫朗聲發誓:我祖逖如不能收復中原,那就讓我有如這滾滾東去的江水,不再回來!
這就是所謂的“擊楫中流”。
同樣廣為流傳的是“聞雞起舞”的故事。有一次,二十四歲的祖逖半夜聽到雞叫,便叫醒同樣年輕的劉琨:這是上天在激勵我們呀!於是一起到屋外舞劍。
聞雞起舞和擊楫中流的故事,後來成為中國人勵志的常規教材,祖逖和劉琨的事業反倒是鮮為人知的。事實上他們倆都未能實現自己的願望。祖逖憂憤而死,劉琨被人冤殺,卻像出師未捷的諸葛亮一樣讓人懷念。
人物比功業更重要,這是一個轉變。
與此同時,對人物的追捧也由聖賢而英雄。聖賢都是道德楷模,英雄則未必。董卓不用說,曹操和袁紹年輕時也近乎無惡不作。他們倆甚至在參加婚禮的時候故意製造混亂,趁機去偷人家的新娘子。然而這樣的故事卻被人們津津樂道,並沒有人因此而認為他們不是英雄。
實際上魏晉時期英雄的概念與道德無關。劉琨原本便是風流才子,喜歡聲色犬馬,祖逖的行為則幾近劫匪,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忠君愛國和建功立業。同樣,他們把天下大亂看作揚名立萬的大好時機,因半夜雞叫而驚喜,也不奇怪,儘管這驚喜難免“幸災樂禍”之嫌。
也許,這就是“魏晉風度”了:道德評判退隱,個人價值彰顯。吸引眼球顛倒眾生的,不再是功業、節操、學問,而是氣質、才情、風神。或者說,正因為懷疑和否定了外在權威,才有了內在人格的覺醒和追求。
所以,英雄可以同時是奸賊。
比如王敦。
叛臣王敦 王敦最後是身敗名裂了的。
跟堂弟王導一樣,王敦也是東晉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和保衛者。想當年,司馬睿初到建康毫無威望,是王導設計讓他在三月三日上巳節坐轎子出行,自己和王敦等文武百官騎高頭大馬前呼後擁,一下子就鎮住了持觀望態度的江東大族,司馬睿後來的稱帝也才有了社會基礎。
此後,王導內執朝政,王敦外掌兵符,行政權和軍事權都掌握在王氏家族手裡,晉元帝司馬睿不過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
這就是王導創立的君臣共治模式。
可惜對於這樣一種政治局面,滿意的只有王導,王敦和司馬睿都不滿意。王敦桀驁不馴專橫跋扈,司馬睿則不甘大權旁落,試圖利用他人的力量來鉗制王家,結果是手握重兵鎮守荊州的王敦不想謀反也得謀反。
於是,司馬睿稱帝四年後,王敦便反於武昌(今湖北鄂州),並很快攻入建康。司馬睿重用的人死的死,降的降,逃亡的逃亡,朝政完全落入王敦之手。元帝本人則幾至皇位不保,並在當年憂憤而死。
據正史記載,司馬睿在一敗塗地之後,根本就不敢以君臣大義譴責王敦,只能一面脫下戎裝,一面嘀嘀咕咕地說:想要位子,我回琅邪就是,何必讓老百姓受苦?
東晉皇帝之無奈,由此可見一斑。
晉元帝死後,繼位的是晉明帝司馬紹。明帝和王敦都磨刀霍霍,必欲置對方於死地。最後,王敦之亂因其病逝而告終。他的勢力被東晉王朝的政府軍剿滅,本人的屍體也被挖出,腦袋還被砍下來掛在浮橋上示眾。
王敦豈非不得善終?
當然是。而且按照儒家倫理,他也是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然而在魏晉,王敦受到的卻是由衷的敬佩。
王敦死後二十三年,徵西大將軍桓溫攻進成都,滅亡了五胡十六國之一的成漢。這位勝利者在成漢宮中大宴賓客,蜀中士紳也悉數到場。桓溫為人原本豪爽,此刻更是雄姿英發語驚四座,以至於散席之後眾人還回味無窮。
大家都說:桓大將軍真是當代英雄!
一位王敦過去的部下卻不以為然。他說:那是因為你們沒見過王大將軍!
實際上就連桓溫對王敦也欽佩有加,儘管他並不認為自己在王敦之下。但當他路過王敦墓前時,仍充滿崇敬發自內心地大聲呼喊:可兒!可兒!
可兒,就是稱心如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