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釁的人消滅。共和也停住了繼續向前,因為這次急於擴張暴露的問題太多,造成的破壞也太多。雖然共合軍極力控制,但是一萬五千人的力量實在管不過來。共合軍對佔領區一度部分失控的心有餘悸。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讓一個當地流氓集團混進了民軍組織,這個流氓頭子仗著手裡有槍了,開始帶著五百人對一個村莊實行打劫,和另一隻保護村莊民兵發生了混戰。後來共和一個團的正規軍趕到。分開雙方,之後瞭解情況後準備對這隻害蟲民兵隊實施軍法,但是這隻民兵隊開始流竄起來,打著共合軍的旗號騙開了三個村莊的防禦實施惡性行為。最後他們還想逃入山中自立為王,但是被一個騎兵團截住,並消滅。

發生了這件事讓共和無論如何都不願繼續擴張了,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又缺失了紳縉的管理那麼共合軍就和流寇一個級別了。先穩定住新佔領區。然後一步步改革,公審。將民眾對共和的監督權還給他們。這次擴張完成後共和進入了一個長時間的修養生息的時期。而共合軍則進入了一個防禦階段。共和現在的情況就是吃撐了。

第九十四章四方雲動

公元1351年是一個風雲而起的時代,南中國大地上硝煙瀰漫,裝備著步槍與大炮的共合軍如疾風掃落葉一般消滅了盤踞在這幾十年的蒙元勢力。在這場戰爭中只有著少量原始火器的元軍被領先了一個時代的共和華麗的壓了過去。刀槍和弓箭為主的元軍和當地紳縉組成的家丁在擁有工業體系支援的近代化軍隊的打擊下如鳥獸散。

工業國一詞出現在共和的報紙上,迅速的傳遍了江南。原本有些底氣的方家軍再一次發現自已如同嬰兒般脆弱。

和南中國一邊倒的形式相比北中國大地上卻是血肉橫飛,大炮重擊在人體上打出了一陣血霧。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冷兵器之間的相撞。雙方都在招兵買馬,而北方紅巾軍已經像野火一樣散開從者多達七十萬。但是紅巾軍也有自己的窘迫,他實在無法從共和賣到物資了。

程攀已經按照協定將規定援助的物資交給了紅巾軍,但是現在程攀不準備給了,雖然現在共和隨著呂宋領地的開發,有了一定數量的餘糧,而且也能供給北方紅巾軍足夠的鐵器,但是程攀不願意背這個逐漸擴大的包袱。而且就算共和承擔了這部分後勤,紅巾軍也不會感恩,反而會認為這是共和別有用心。自己幫助共和抗住了北方進攻,這是他們應該的,一旦共和停止供應,那麼紅巾軍就會南下來搶,與其這樣還不如不不給。是米恩鬥米仇的道理程攀還是知道的。

程攀交完貨後和紅巾軍如路人一般的表現讓明教眾人十分心急,此時明教已經聚眾到四十萬,現在嚴重缺乏鎧甲兵器和糧食,雖然搶奪的金銀十分多但是共和不收這些貴重金屬。因為現在已經進入戰亂時期糧食才是硬通貨。,不僅是共和,就是連方家軍也停止了糧食出口,可惜方家軍的執行力度不夠,還是有一部分糧食流入北方的。

共和政府與紅巾軍的交易冷淡期只出現了兩個月,就結束了。打破這個僵局的是共和外貿組的一個叫柯斌的人,柯斌曾經當過一年的煤礦工人後來離開礦場後,加入外貿組。自從淮北大煤礦發現後,他開始對發現其他未知的煤礦起了興趣,可惜除了淮南的那一片大礦其他的地方煤礦儲量很少,似乎淮河以南只有淮南這個地方有礦。於是柯斌就將目光投向淮河對岸元軍控制的地方。

外貿組對他這種行為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鼓勵。隨著鋼鐵的生產規模越來越大,以及共和更多的開始用機械力代替畜力、水力。煤礦的缺口越來越大。共和已經不侷限於治下煤礦的產量了,從外地購買煤成為了一個選擇。可惜四周的勢力都不產煤,方家軍本來也想在自己的領地上找煤可以一直髮現不了。現在他們的鍊鐵業用的是木材。

元朝淮北地方政府也默許了柯斌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大東找礦,因為共和已經和他們打過招呼了,找到礦可以賣給自己。這是一大筆錢的問題。元朝當地官員對這種找礦行為既不反對。也不協助。全靠柯斌帶著幾個人到處跑。

很快紅巾軍亂起四方。被紅巾軍裹挾的柯斌一度與共和失去聯絡。但是隨著紅巾軍與共和後續的接觸,柯斌算是聯絡到了組織。外貿組和紅巾軍重新確定了一下在淮北找礦的事宜,後來隨著紅巾軍與共和之間交易的冷淡,缺物資缺瘋了的紅巾軍想到了這個找礦的小組,處於想和共和緩和關係,另外希望真的能找到礦脈,當做財源。紅巾軍對這個找礦小組給予了大量人員的幫助,當然是需要共和負責他們的伙食。外貿組當然不會虧待幹活的人,不僅給他們伙食,還讓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