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紛紛舉家遷往南方躲避戰火,其中荊州最多,江東次之,最後就是巴蜀之地。不過與荊州、江東相比,巴蜀的本土世家的力量是最差的,這也跟益州牧劉焉的多次打壓有關。南下的文士在荊州、江東難以立足,但在巴蜀倒是混得不錯。久而久之,等到劉福取巴蜀的時候,留在巴蜀的文士已經超過了江東,僅此與荊州。

這些文士讓他們上戰陣純屬送死,可讓他們管理民生,那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漢代的文士比起現代的教授有節操的多,不是有點錢有點名就能給自己按個教授的名頭,在古代,大多數文士還是有風骨的。

三國劉備能夠在巴蜀之地建立蜀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巴蜀之地的這些文士都是心繫漢室的忠臣,在發現許昌天子成為傀儡,這天下遲早會被曹氏所奪的情況下,擁立擁有大漢皇叔這個身份的劉備,也就成了這些文士不得不做的事情。

不過如今劉備人在青州,而關中王劉福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要比劉備更加的適合他們這些文士投效。劉福身為先帝長子,從法理上說繼承帝統並不存在問題,父死子繼嘛。至於正統的天子劉協,文士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遺忘,一個生活在別人羽翼下的傀儡,有什麼資格繼承帝統!

在劉璋、張魯相繼落入關中軍之手後,這部分文士就開始動搖,而當梓潼、涪水關、綿竹關分別出現關中軍時,益州內部的文士因為分歧出現了兩派,也就是投降派跟主戰派。這兩派里人員混雜,有的是本土文士,有的是外來文士,兩派人整天就在成都城裡爭吵不休,至於被他們臨時奉為主公的劉循,那還只是個孩童,整日裡坐在主位上不知所措的看著那些吵得口沫橫飛的人。

躲在成都裡的官員們吵得不可開交,可關中軍卻不會因為成都官員的爭吵而停下腳步。在生擒活捉了劉璋以後,趙雲、張燕、鞠義三人兵分三路,各帶本部人馬分三個方向開始對益州內部攻城掠地,而已經接受劉範勸說決定日後跟著關中混得龐羲很賣力,抽調文職官員跟著關中派來的文官一起緊隨其後,幫助關中軍一起撫境安民。

由於主戰派的領袖人物嚴顏被困在了梓潼,成都的投降派立馬就佔據了上風,而這個時候,關中軍已經佔據了大半個益州北部,更是將荊州企圖染指益州的幾條要道給控制在了手中。

一口氣吃掉整個益州,劉福從來沒有過這個打算,不是不想,而是益州實在太大,大漢全境之中,能夠跟益州面積相提並論的,恐怕只有荊州。不過與荊州的情況相似,益州也分南北,北部多是漢人,而南部則多是蠻人。

這次出兵,劉福的主要目標就是拿下整個益州北部,至於南部,則可以在日後進行慢慢的蠶食,拿下成都,就表示這次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換句話說,不拿下成都,劉福是不會停手的。

成都官員想要保住原來的身份地位,只有帶著幼主劉循南逃這一條路可走。可如今這幫人又分成了兩派,而爭奪的關鍵也由是否抵抗關中軍變成了誰來掌握劉循。主戰派想要帶走劉循,也給自己這些人找到一個大義的名分,而投降派則是想那劉循作為投效關中的見面禮。

隨同劉福入蜀的關中軍就是直屬劉福的親衛軍,如今趙雲跟張燕率領本部人馬駐守涪陵,防止荊州的插手。鞠義跟高順分別率領本部人馬攻打綿竹、涪水。困住嚴顏的梓潼城下只有劉福親自率領的典韋以及胡車兒的虎衛、虎威兩軍,攏共人馬也就六七千上下,只有防守梓潼的益州軍人數的三分之一。

不過嚴顏卻沒有想過利用手中兵力的優勢幹掉劉福,不是沒想過,而是嚴顏已經吃過一次虧。當他發現關中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當即就率兵出城迎戰,試圖先挫挫關中軍的銳氣。只是當戰事拉開,胡車兒的三千虎威軍把陌刀高高舉起,瞬間便粉碎了嚴顏的盤算。一刀下去人馬皆斬,嚴顏手中的兩千騎軍無一生還。而嚴顏本人更是被虎衛軍中的一員小將給一槍桿抽下馬,要不是親衛拼死救回,此時的嚴顏恐怕已經跟劉璋作伴去了。

經過這次慘敗,嚴顏也就絕了跟城外關中軍野戰的心思,只是希望可以憑藉城池消磨關中軍計程車氣,讓關中軍不得不在梓潼止步。

嚴顏這種將希望寄託在益州百姓身上的做法,那是註定不可能成功的。此次隨劉福一同入蜀的關中正規軍只有直屬親軍,但關中守備軍此時進蜀地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五萬。託興漢學院的福,劉福的手上並不缺中下級官吏,那些人隨同五萬關中守備軍一同入蜀,分散在了已被關中佔領的地方,把持當地的民生,像張魯、龐羲這樣的太守,實質上能夠指揮的只有自己身邊的親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