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見到了關中王嗎?”閻圃沉默了一會,出聲問道。
“在哪?”
“楊松的宴會上。楊松多番邀請,我礙不過情面,去了楊府,結果就見到了關中王。公祺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竟然能在漢中城內的楊府見到關中之主。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楊松那廝早已投靠了關中,陽平關肯定就不可能阻攔關中軍,因為陽平關的守將是楊松的弟弟楊柏。但這並不是我選擇投靠關中王的主要原因。公祺,你還記得當初你勸我出仕時所說的理由嗎?”
“當然記得,為了保漢中百姓一方平安。莫非關中王以此威脅與你?”
“那種情況下,關中王怎麼可能需要拿百姓來威脅我。就如現在這樣,不管我們選不選擇抵抗,漢中都已經成了關中軍的囊中物,我們就算奮起反抗,也無法將關中軍趕出漢中,只是徒增傷亡而已。”閻圃搖了搖頭,“當時我問關中王悍然對漢中出兵,難道他就不怕引起眾怒,令眾諸侯聯合討伐與他,結果你猜關中王如何回答我?”
“子茂莫要賣關子,趕緊說。”張魯有些不滿的說道。
閻圃聞言笑了笑,繼續說道:“關中王對我說,不管眾諸侯是否組成聯軍來討伐他,日後他都會將眾諸侯一一消滅,還大漢百姓一個安定祥和的生活。我也是因為這句話,才決定幫他前來說服你向關中投降。”
“向眾諸侯開戰?看來關中王的確比你我要有魄力。”
“在我看來,等關中王徹底掌握了益州以後,他也的確有底氣向眾諸侯開戰。此時的時局就如同戰國時期,關中王就如同秦國,在拿下關中以後,緊跟著就想要取巴蜀之地。就不知曹操、袁紹等人是否會像戰國時諸國一樣最後被關中王逐個擊破。”
劉璋的被擒,張魯的投降,兩件大事的相繼發生令整個益州陷入了混亂,群龍無首之下,成都的劉璋之子劉循被群臣推上了前臺。只是劉循聲名不顯,這次出任新的益州牧純屬被迫,即便有想法也沒人去聽。究竟是與關中軍血戰到底還是割地求和,成都的官府始終沒有一個定論。而缺乏了明確的指示,益州各地的官府只能各自為戰,除了關係不錯的還知道聯合自保外,大多數地方只要出現了關中的軍隊,基本上都是開城納降。
沒辦法,已經被劉範說服歸降關中的劉璋親自出馬勸降,那些地方小吏又怎麼敢直接拒絕,畢竟關中軍就在一旁虎視眈眈,一旦激怒了這些人,誰知道這些人會幹出什麼事。
當成都終於統一了意見,準備全力抵抗的時候,駐守涪水關的守將送來了一封急報,關中軍兵臨涪水關,請求成都速發援兵。
涪水關是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一道涪水關被破,成都就將無險可守。清楚涪水關重要性的成都官員們第一次高效率的組建了一支援軍,只是還沒等援軍前往涪水關,又一封急報傳來,關中軍兵臨綿竹關。
援軍總共就那麼多,只能支援一方,可兩關同樣重要,派往哪關,成了成都官員眼下最難的選擇,而屋漏偏鋒連陰雨,也就在成都官員左右為難,難以取捨的時候,有一個壞訊息傳來,關中軍攻破劍閣,包圍了梓潼。
梓潼是成都官員的希望,就指望等梓潼守將嚴顏在安排好劍閣的防務以後回軍救援成都,可現在梓潼被圍,那就意味著成都的外援沒有了。倒也不是完全沒有,成都還可以向生活在益州南部的蠻人求救,可一想到那些蠻人的粗俗無禮,官員們不約而同的認為,那還不如直接向關中投降呢,至少大家都是漢人,服個軟,總能保住身家性命。
第179章降!降!降!
關中的突然動兵叫與關中做鄰居的劉表跟曹操大吃一驚。·尤其是荊州劉表,關中九千人馬穿州過境,己方竟然毫無所覺,直到關中軍在巴西一戰擒住了劉璋,這才暴露了行蹤。這讓劉表不得不開始懷疑掌管荊州軍事的蔡瑁的能力。
其實這事也怪不得蔡瑁,誰能想到關中軍會一聲不吭就借道上庸前往巴西,再加上關中這九千人晝伏夜出,有心躲避,上庸本來就為了表示荊州無意與雍州為敵而沒有佈置重兵,能發覺才是怪事。
不過劉表沒有管這些,在大發雷霆了一通後,把蔡瑁手中的兵權削減了三成,交由駐守江陵的王威,想要看看有沒有機會趁著益州混亂佔點便宜。只是劉表的如意算盤實在是打錯了,江陵兵力增加,柴桑的江東軍立刻就緊張了起來,兩家本來就不對付,再加上王威發現涪陵已經歸降了關中,也就打消了進兵關中的念頭,轉而集結兵力與柴桑的江東軍對峙了起來。
自中原混戰開始,許多文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