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出聲問道。
蔡邕也不客氣,邁步走進屋,“為師睡不著出來轉轉,結果發現你屋中燈火未熄,所以走過來看看,結果聽到了一些事情。福兒啊,那些胡蠻俱是逐利小人,你還是儘量少於他們來往才是。”
“……老師,你似乎有些瞧不起商人。”劉福微微皺眉說道。
“難道為師說的不對?”
“唔……有點偏激了。士農工商,這商在四民裡可是也佔著一個位置的。”劉福想了想後答道。
當老師的總有老師的一份驕傲,如今被自己的學生反駁,蔡邕頓時覺得自己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不由加強語氣說道:“那你倒是說說為師錯在哪裡?商雖然也是四民之一,可你不要忘了,那也是排在最末位。”
“照老師這麼說,那士農工商裡計程車是排在第一位的?”
“難道不是嗎?”
“……老師,不知道這是誰規定的?老師博古通今,對文獻典籍信手拈來,不知在哪本書上有將士農工商分等級的記載?還請老師不吝賜教。”
蔡邕被問住了,雖然分了四民,但嚴格說起來,還真沒有將四民分個高下的記載。之所以會將士作為第一等,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士排在了第一位。可老師能被學生問住嗎?太有損作為老師的尊嚴了。
“那你倒是說說你是怎麼給四民排序的?”蔡邕梗著脖子問道。
“為什麼一定要排序?”劉福反問了一句,不等蔡邕回答就繼續說道:“學生覺得,當初劃分四民的人之所以會念士農工商,那純粹就是因為這麼念順口,不信你換個順序再念念?”
說到這,劉福請蔡邕坐定,這才又說道:“學生認為,士農工商並不能用以區分人與人之間的等級。不管是士還是工,或者是農,其實這都只是代表著一個身份,他們之間並不存在任何不平等。士有士的長處,但工也有工的優點。就比如老師,讓老師吟詩作對對老師來說易如反掌,可讓老師上陣殺敵,躬耕田野,恐怕老師就不行了吧?反之讓那些農人來做老師擅長的事情,那也是不行的。”
蔡邕靜靜的聽著,海棠跟典韋也安靜的瞧著侃侃而談的劉福。等到劉福住嘴,蔡邕才又問道:“那在你心裡又是如何看待士農工商這四民的?”
“我?我覺得可以把士農工商比作一個人。其中農是人的軀幹,工是人的四肢,而士則是人的大腦……”
“那商呢?”
“商?商就是人體內的血液。”
“怎麼解釋?”
“先說農,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人只要活著就需要吃飯,所以農存在的目的就是種出我們需要的糧食。而工則代表著我們需要的各種工具,其中種地需要的農具,打仗需要的兵刃,甚至包括我們身上所穿的衣物,那都是出自工的手。至於士就是負責指揮安排其他人做事的人,有計劃的做事永遠比漫無目的,想到什麼做什麼要有效率的多。”
“那你倒是說說商又是負責做什麼的?”
“流通。學生認為商的最大作用就是流通,讓各個地方可以互通有無。沒有商的存在,我們穿不上蜀錦,吃不上海貨,用不上名貴珍品。就像老師喜歡收集古書,可如果沒有商人的存在,老師一個人又能收集到多少?”
“可那些奸商要錢很多的。”蔡邕小聲嘀咕道。
“那沒辦法,物以稀為貴,誰讓老師你喜歡那些東西呢?商人又不是慈善家,無利不起早,要不是有豐厚的報酬,誰會沒事幹去找那些孤本殘書。不過以後老師就不需要擔心這些了,咱們如今也有自己的商隊了,回頭我會給負責商隊的管事們打聲招呼,讓他們在出外行商的時候留意著。”
“嗯,那敢情好。”蔡邕笑著點頭說道。
不過話音剛落,外面就傳來一陣用嘹亮都已經不足以形容的嬰兒哭聲,聽到哭聲,蔡邕直接就從椅子上跳起來,頭也不回的往外跑去。劉福見狀搖了搖頭,起身跟著走出去,準備去看看自己的那位小師妹怎麼又哭了?
。。。
第21章太學小事
小孩子不會說話,唯一能表達意見的方式就是啼哭。小蔡琰之所以會半夜啼哭,倒不是什麼有什麼問題,只是睡醒了想要找人陪而已。看著奶孃強打精神抱著小蔡琰哄的樣子,劉福扭頭對蔡邕說道:“老師,要不再找兩個奶孃吧,只有一個奶孃照顧小師妹,似乎太辛苦了一點。”
“唔……也好。”蔡邕考慮了片刻,點頭答道。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次日劉福就讓管家去找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