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過是中人之資,縣令之才。可單憑一個縣令有如何護得住龐大的蒯家。
學成文武藝。貨賣與識家。既然劉備不識貨,蒯家自然要另外找買家。找來找去,蒯氏兄弟覺得還是西漢劉福這個買家最合適。別的先不說,光看如今西漢的發展勢頭,一統天下是遲早的事情。可如何跟西漢搭上線,這是個問題。
現在的西漢早已不是早些年的西漢,若是早些年,蒯家相投可以算是雪中送炭,而現在。也不過是錦上添花。有你沒你無所謂,可要沒他的支援,想要保住蒯家的家業就難了。如果蒯家的子弟爭氣,蒯氏兄弟倒不用像現在這樣為了家族的未來勞心費力,可偏偏就是家族子弟不爭氣,就算找關係送進了興漢學院,想要出人頭地也很困難。
如今的興漢學院內並不單單隻有文武分院。各院劃分更加細緻,所學也更加專業,可蒯家子弟裡看不起武人,瞧不上工商,做學問又沒有恆心,文不成武不就的仗著家勢欺負人倒是挺拿手。可進了興漢學院,蒯家的那點家世算個啥,連皇子都跟平常人一樣在興漢學院內就讀,荊州蒯家的名頭又如何抖的起來,平白惹人恥笑。
蒯氏兄弟對蒯家二代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唯有把希望放在蒯家第三代的身上,而想要給蒯家第三代鋪路。那就必須要有所貢獻,否則西漢劉福又憑什麼關照蒯家。
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對於這句話,蒯氏兄弟有很深的理解。當初劉表入荊州,他們蒯家、蔡家、龐家同時選擇了支援,而所得的回報是極為豐厚的。龐家因為無心官場功成身退,但蔡家掌軍,蒯家主政,兩家在荊州風光無限。但隨著劉表一死,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要一想到這事,蒯氏兄弟就對劉備咬牙切齒,要不是劉備這個外來戶攪局,蒯家又怎麼會落到今日這步田地。如果沒有劉備,劉琮會在蔡、蒯兩家的支援下接掌荊州,而蔡、蒯兩家的家業也不會受到影響,即便日後事有不諧,蔡、蒯兩家也可以借獻荊州一事保住家業不受侵害。
可現在,就因為劉備這個攪屎棍的出現,蒯氏兄弟的計劃被破壞的七零八落,不得不為蒯家的未來操勞。對劉備,蒯家一向沒有好感,自始至終都沒有。如果不是形勢所逼,蒯家連跟劉備委以虛蛇的意思都沒有。
同樣的,劉備對蒯家也沒有好感,雖然蒯家在荊襄人脈甚廣,但劉備寧願交好勢力不如蒯家的向家、馬家,也不願跟蒯家走得太近。
雙方相互提防著,都在等待對方勢弱的時候給對方致命一擊。劉備是想要藉機將蒯家連根拔掉卻顯得名正言順,而蒯家則是想要借劉備這個梯子給蒯家找到一份覲見之禮。
龐統返鄉祭祖,這對蒯家來說是一個契機,一個可以跟西漢搭上線的機會,所以在龐統參加祭祖的時候,蒯氏兄弟親自到場觀禮。自從劉表死後,蒯氏兄弟就很少有同時出現的時候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蒯家對龐統的重視。
作為荊州世家中的代表,蒯家因為主政的關係,在荊州門生故吏眾多,龐家雖然已經不需要擔心日後的發展,但在荊州這塊地方,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龐德公親自接待了蒯氏兄弟,唯一叫蒯氏兄弟有點不滿的,就是諸葛亮這個外人在場。
嚴格來說諸葛亮和蒯家也不算是外人,諸葛亮的姐姐嫁給了蒯琪為妻,諸葛亮算是蒯琪的小舅子,也屬於蒯氏兄弟的晚輩。可諸葛亮卻一點眼色都沒有,死皮賴臉的不肯離開,拉著龐統說個不停,絲毫不給蒯氏兄弟與龐統交談的機會。
“這孩子就是士元的長子?”蒯良笑問坐在對面的龐德公道。
“正是,此子龐宏,聽士元說很得陛下喜愛。”龐德公微笑著答道。對於龐統,龐德公是沒話說了,原本還對龐統娶個蠻人為妻感到不滿,但卻沒想到西漢皇帝劉福竟然為了解除龐統的後顧之憂認祝融為義妹,這樣一來,那些想以此攻擊龐家的閒人在說閒話之前就必須考慮一下後果。
而龐德公更是由此事看出了劉福對龐統的關照,龐家只要有龐統一日在,就可以高枕無憂。日後只要龐宏爭氣,龐家想要興盛兩代當不是問題。
“我觀此子虎頭虎腦,甚是喜愛,琪兒膝下有一女與這孩子年歲相近,我有意將其許配此子,不知龐兄意下如何?”蒯良又問道。
聽到蒯良提出結親的想法,原本與龐統交談熱烈的諸葛亮不由停下了話頭,而龐統也是有些擔心的望著自己的叔父,唯恐自己叔父一時高興就答應下來。
聯姻這種事在世家之間屢見不鮮,就以諸葛亮為例,諸葛亮兩個姐姐,一個嫁給了蒯家的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