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別人真想要找茬有的是機會。
河東衛家是河東的世家,可在劉福的面前,他們連點還手的餘地都沒有。如果不是曹操因為與衛凱交好替衛家在劉福面前講情,而河東衛家又識相,主動交出大量土地以及以前隱瞞不報的人口,如今河東衛家還存不存在都是問題。
相比起河東衛家,荊州蒯家真的也就不算什麼了。河東衛家出過的歷史名人,一個是皇后衛子夫。還有一個就是大將軍衛青,可在劉福收拾衛家的時候,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些。
世家是不斷更替的,詩禮傳家是最穩妥的辦法,其中又以孔家最為成功,學院院判孔融並沒有太多家財,可誰又敢說孔家不是世家。不過想要照搬孔家的成功例子並不容易。孔家只能作為一個特例,更多的人還是想要透過建功立業來建立世家。但這種想法的關鍵就是家族之中必須人才不斷湧現,一旦行差就錯,家族就有可能面臨覆滅的危險。
蒯家成不了孔家那樣的書香門第,而後繼無人的尷尬也讓蒯家想要透過建功立業保住家族的地位成為了妄想。世家的更替不會停止,就像是草原上的野草,總是伴隨著季節一茬一茬的枯榮。
辯論結束了,學子們紛紛散去,蒯越坐在座位上卻久久不願起身。學子們的辯論令蒯越感觸頗多,蒯越忽然意識到,自己這次的長安之行恐怕難以達到預期目的。自己與兄弟蒯良所商量的事情,對西漢的吸引力未必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大。
“先生,沒人了,咱們也走吧。”隨從輕聲提醒蒯越道。
蒯越看了看已經沒有人的辯論臺,忽然嘆了口氣,起身向著自己的住處走去。日近黃昏,蒯越在回住處的路上看到學院中有一處燈火通明,不由納悶的問身邊隨從那是哪裡?隨從聞言答道:“那裡是學院的圖書館,整日開放,從不關閉,有好學的學子會在那裡徹夜苦讀。”
“那樣做不會影響次日的學業?”蒯越聞言好奇的問道。
“耽擱了學業自然要由那些學子自己承擔後果。異度,你方才去哪了?我命人去尋你,結果卻被告知你不在住處。”有人出聲問蒯越道。
蒯越回頭一見是蔡邕說話,連忙施禮道:“蔡師,不知尋學生有何吩咐?”
“也沒什麼,只是見你滿懷心事,想來開解你一二。”蔡邕微笑著答道。
如今的蔡邕日子過得比劉福這個皇帝女婿還要輕鬆自在,他是個喜歡做學問的人,對於人情世故總是不太擅長,而自從有了皇帝女婿罩著,蔡邕就過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因為心境的不同,讓蔡邕可以站在岸邊看著蒯越在名為利益二字的長河中撲騰。
蒯越不敢對蔡邕有絲毫的怠慢,不提蔡邕在資歷跟學問上的原因,光是他是皇帝老丈人這一條,就足夠叫人隨時保持恭敬。而且蔡邕的人品也的確無可挑剔,這是一個謙謙君子,是個好人。
如今聽到蔡邕想要來開解自己,蒯越沒有拒絕,將蔡邕請到住處以後半分保留也沒有,將自己心中的煩悶一一道明。蒯越相信蔡邕的人品,而且這些心事一直憋在心中無法向人傾訴,現在終於有機會了,蒯越自然要說個痛快。
蔡邕靜靜的聽著蒯越的講述,心裡也在暗暗佩服劉福身邊那些智囊的本事,蒯越所說與那些人所猜測的基本不差。有這些人輔佐劉福,蔡邕壓根就不需要為劉福的將來擔心。
“異度,你的顧慮我已知曉,但你考慮過沒有,即便這次陛下因為看在你蒯家投誠的份上放過蒯家一次,可日後呢?蒯家的後輩兒孫是否有能力保住諾大的蒯家家業。要知道,沒有相應的能力卻掌握著過多的錢財,是禍非福啊。”
“這個……我與子柔所想只是在有生之年保住蒯家,至於死後的事情,兒孫自有兒孫福……”蒯越想了想後說道。
“異度,你這樣想是不對的。身為長輩,又怎能不為自己的後輩兒孫考慮。難道你想要蒯家如蔡家那樣沒落?如果是那樣,你與你兄弟死後又有何面目去見你蒯家的列祖列宗?”
“……還請先生為學生指點迷津。”蒯越躬身一禮對蔡邕說道。
“指點談不上,只是複述一下陛下曾經在酒後說過的兩句話,我覺得那兩句話對異度你應該有所幫助。”
“不知是哪兩句話?”
“,千金散盡還復來。”
第三百一十一章大氣魄
以劉福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自然不需要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來激勵自己,但用這話來激勵那些過得不如意的人卻是再合適不過。蔡邕用這兩句話來勸說如今的蒯越倒也沒